第196章 自由美利坚(2/2)
由芝加哥富豪A··布里格斯(A..briggs)组织的“美国保卫联盟”(AriprotectiveLeague,ApL),开始袭击法国裔和意大利裔公民。
任何拒绝服兵役或对法国表现出同情的人,也同样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这显然是非法、野蛮且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但美国政府非但没有阻止,反而全力庇护这些暴徒。
司法部长托马斯·w·格雷戈里(thoasw.Gregory)甚至是ApL的最大支持者,而威尔逊总统也听从了格雷戈里的建议,选择对其放任不管。
即便《纽约时报》曾大肆报道,揭露ApL将他们认定为“可疑分子”的人上报FbI,而FbI竟真的会据此展开调查,政府依然毫无作为。
曾经那个远离战争、和平自由的美国,已经不复存在。
至于这样的美国何时能恢复往日的样貌?
恐怕唯有神才能知晓。
......
与此同时,美国向法国宣战的消息也传到了巴黎。
偏偏还是在这漆黑的深夜。
“该死的海军,害得我们受这份罪。”
法国陆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叼着雪茄,坐在车内,穿越因灯火管制而漆黑一片的街道,前往总统和总理召见的地点,嘴里不满地嘀咕着。
这下可好,不仅要考虑德军和英军,现在还得防备随时可能跨洋而来的美军。更糟糕的是,他本就与总理亚历山大·里博关系不睦,如今局势更加棘手了。
——哀号般的警报声骤然刺破夜空。
随即,象征巴黎的地标,如今已被改造为高射炮塔的埃菲尔铁塔,猛然亮起刺眼的探照灯,伴随着密集的防空炮火,整个城市顿时陷入战斗状态。
但尼维勒面不改色。
他早就习惯了。
“又是夜间空袭吗。”
“请允许我们护送您前往安全区域,总司令阁下。”
司机提醒道,尼维勒只是无所谓地点了点头。
黑暗中,他无法分辨来袭的是英国的汉德利·佩奇轰炸机,还是德国的哥达或齐柏林-斯塔肯机型。但无论如何,协约国还真是锲而不舍。
“我们的战机有出现吗?”
“没有,连影子都看不见。”
“这些懒惰透顶的空军混账,恐怕连敌机来袭都不知道,还在夜总会里和女人鬼混吧。”
而等到明早,自己又得挨里博一顿臭骂,说什么没能整顿空军的纪律。
说起来,里博那家伙到底为什么这么讨厌自己?当初跟他老婆上床的时候可没有自己啊。
再加上新任战争部长保罗·潘勒韦(paulpalevé)是个数学家,跟自己更是合不来,简直让人头疼至极。
尼维勒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他不会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成绩,就被扫地出门吧?
“总司令阁下,空袭结束了。”
“呼......好吧,赶紧走。”
他疲惫地叹了口气,汽车随即重新启动,朝着爱丽舍宫驶去。
“巴黎挨炸了,可我们的战机连影子都不见,你到底是怎么管空军的?”
尼维勒一踏入爱丽舍宫,果然,迎接他的正是预料之中里博的质问。
“总理阁下,适可而止吧,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
幸亏有总统普恩加莱在场,否则接下来恐怕要忍受一个小时的唠叨。
“时间已晚,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美国最终还是向法国宣战了。明天早晨,整个法国恐怕都会因这条新闻炸裂。”
“是,我已经听说了。但总统阁下无需忧虑。美军不过是只会欺负山贼、印第安人和三流殖民地军队的二流货色,面对我们伟大的法国陆军,他们不过是群玩具。”
“我承认,美军的素质确实比不上我们,但他们的可怕之处在于,庞大的物量足以弥补这一切。更别提他们还拥有远超欧洲的经济与工业实力。而这,对已经深陷全面战争的法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已经损失惨重。
德国人口本就多于法国,英国还能从殖民地征调兵员。如今若是美军登陆欧洲,即便是地大物博的法兰西,也难以长久支撑。
“此外,我们收到情报,俄国临时政府与布尔什维克的内斗已达白热化。”
“什么?消息准确吗?”
“第二局(deuxièbureau,法国军事情报机构)亲自确认,已完成交叉验证。”
尼维勒不禁沉思。
也就是说,俄国内战已不可避免,而最终的胜者......极可能是背靠德国的布尔什维克。
哪怕以法国丰富的革命经验来看,失去民心的临时政府已经毫无胜算。
“时间不多了,尼维勒总司令。”
普恩加莱语气沉重。
“在美军到来之前,在俄国崩溃、百万德军转战西线之前,我们必须采取行动,逆转当前的局势。”
“可我筹备的攻势仍需时间。新式军服和钢盔才刚开始配发,新的冲锋枪和自动步枪也是如此,坦克甚至连原型车都还没造出来......”
在尼维勒看来,法军还没做好准备。
然而,这并不是普恩加莱和里博想听到的答案。
“你就这套说辞反复拖延!我们法国已经没有时间了!”
“总理阁下,但......”
“给你一周时间,把作战计划摆在我桌上。否则,我会考虑换一位更有能力的总司令。”
听到里博的警告,尼维勒脸色骤变,转向普恩加莱。
“很遗憾,我们别无选择。”
“但我们援助的爱尔兰人即将起义,若是成功,至少能拖延......”
“爱尔兰起义本就充满不确定性,我不认为有太大成功的可能。”
普恩加莱的回答,与里博无异。
最终,尼维勒只能低声应道——
“......我明白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