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与高昌开战(2/2)
姜烨看在姜珩还在一面,也不太敢对姜炜不敬,跟着姜煊别扭的行了个礼,随后快步离去,姜炜有些莫名其妙,他好像没让他们行过礼吧,姜烨那是什么表情,不想行就别行,还是姜煊乖,从小就知道尊卑。
“大孟将与高昌开战”姜珩话还没说完,文臣便叽叽喳喳的开始劝谏“皇上,大孟才多久没打仗,我们得休养生息,要不然苦的还是百姓啊”姜珩冷哼“高昌国国王亲自前来给大孟下战书,你们要让朕等着人家打过来吗,那时候百姓才是真的苦”听到是高昌先来挑衅,反对的声音便没那么大了,你不让皇上打,到时候高昌真打进来了就晚了。
“皇上不会又要亲征吧”李昭问道,姜珩微微一笑“这么聪明呢”李昭无奈,但劝不下来,先帝是个短命的,他实在害怕皇上什么时候一命呜呼了,虽说太子还不错,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命皇太子姜炜监国摄政,简亲王处理后勤一事”姜炜就知道他又要监国,监国有什么好的,他也想跟着父皇去打仗,他还没有和父皇一起打过,每次看姜烨在那炫耀,他就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这次又带上了姜烨,虽然姜炽和姜煊也上战场了,但终究是分开的,姜烨是真真正正的和父皇并肩作战啊。
“顺王定王随朕亲征,皇四子皇五子率精兵拦住各国支援的军队”姜烨听到话,立马跪下接旨,眼神得意的看着姜炜,姜炜叹了口气,他就知道,算了,不跟他计较,就当他是为自己出征。
姜珩安排好一切定好时间,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姜炽姜煊率二十万精兵拦截敌军,姜炜留在京城监政,姜炜羡慕的看着远去的一行人,他得把前朝治理好,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也防止高昌偷袭。
姜烨骑马在姜珩旁边越发激动,这场战事很不一样,一旦打赢了,他们就能割地赔款,自己也能来个青史留名,姜珩身体确实没之前那么好了,有些疲乏,但也只是有些,他还能打二十年呢,姜珩自己安慰自己,他每次上战场的期望都是别下雨,马上力求了,温度也慢慢降下来了,只要不下雨,这杖能打,跟着他来的有不少都是上次扛着大雨打仗活下来的,已经无惧了,既然他们无惧,自己又何必东想西想,打就对了。
到达地点后扎营,姜珩等人换上铠甲,姜珩审视着前方的地形,心中盘算着战略,米歇尔也是亲征,和姜珩对视着“大孟皇帝,你果然来了”“不必多说高昌王,这场战争是你先挑起的。如今,我们来了,就让这片土地见证谁才是真正的勇士。”姜珩语气坚定,目光如炬。高昌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却也随即冷笑,这场对决,注定要以一方的屈服为终。
天色渐晚,战鼓声震天动地,两军阵前火把齐明,已经不知道纠缠多少回合了,姜珩挥动长剑,指挥若定,士气高涨“将士们,看看我们大孟的旗帜,这是我们中原人的旗帜,如今高昌已经欺辱到了我们的头上,我们必须证明给他们看,中原人不怕战!要像他们证明,我们的精兵就是强于他们的勇士!今日一战,让我们的敌人记取教训,让我们的后人传颂英雄。将士们,随我冲,为了大孟的荣耀!”
姜烨感觉父皇都能做一个演讲家了“为大孟而战”“为大孟而战!”姜烨高声呼应,心中热血沸腾。他紧握手中的长矛,与身边的士兵并肩向前,冲锋陷阵。高昌国的士兵也不甘示弱,他们用战嚎回应挑战,两军的碰撞如同雷鸣般震撼人心。
鲜血染红了黄沙,战马嘶鸣,弓箭如雨点般飞射“烨儿”看到有刀马上刺向姜烨,姜珩立马拿长矛扎了过去,士兵瞬间倒地“别让朕分心”姜珩知道他真正的对手是米歇尔,两人迅速交手,米歇尔身手敏捷,刀光闪烁间,他与姜珩的每一次交锋都如电光石火,两军对垒,战事胶着,姜珩与米歇尔的战斗尤为激烈。
米歇尔到底是比姜珩年轻点,力气更大。但他也察觉到姜珩的策略和经验更胜一筹,身上的伤口不计其数,两人丝毫不在意,只要还活着就行,姜珩直接从西凉等地调兵增援,高昌却等不到自己的增援,便知道被大孟的军队拦住了,逐渐感到局势对他不利,大孟的军队如同狂风暴雨,攻势不减,米歇尔感觉情况不对,迅速往回撤,姜珩直接率人冲进高昌城门,一场血战过后,高昌的守军终因寡不敌众而溃散。姜珩带领士兵穿过城门,城内的百姓纷纷躲避,姜珩也吩咐士兵先在此处休整,再追就会出事,谁知道他们城内有没有什么陷阱。
次日便将大孟的旗帜插到高昌的城门上,高昌也暂时不敢打,直接把这座城让给姜珩了,姜珩根本没想走,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死了这么多将士,他可不仅仅只要一座城池。
高昌与大孟的战事已经持续一年了,朝臣每日都盼着姜珩回来,哪有皇帝出去打这么长时间的杖啊,他是皇帝还是将军啊,看那样子皇上回来都不知道何时了,幸好他们有一个优秀的太子,不过这么打,粮草耗费巨大,百姓也会有点压力,姜炜传信委婉的让姜珩带兵回京,但姜珩深知,现在撤军无异于放弃这一年的心血。
姜珩知道是因为他们害怕,打的时间长了,为了粮草和补给,只能加重百姓的税,那时候百姓苦不堪言,也不利于治理国家,也就让他们减半,剩下的他要不从西凉等地的粮草中拨出,要不就从高昌夺取的资源中补充。朝臣知道姜珩有办法,也没那么着急了,他们主要是害怕出事,让大孟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