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改革(2/2)
姜炜本想跟着父皇去谈谈这件事,但看姜瑜跟了上去,他停下脚步,有些惆怅,想了想还是追上了父皇的脚步,他们说开了就会好吧,自己一直这么憋着,心里也难受,两人坐在姜珩对面,姜珩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今日怎么都跟着朕”姜炜在姜瑜也不好开口提前段时间说的话,等姜炜开口,姜炜斟酌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说,姜珩轻笑“你是想问我为什么不给你其他权利,还把你的人抽出来?”姜炜点了点头。
“我只是觉得那三个职位没有必要再设,况且你从小被他们教着,不照样是你青玄宫的人嘛,只是换个职位而已,至于为什么不把那几个职位划分给你,我也得让丞相有点权利吧,要不然三公怎么制衡”姜珩翻着官员表,填着每个职位的名字,姜炜了然的点点头“父皇考虑周全,儿臣明白了,是儿臣多想了”“回去好好想想那几个职位应该防谁”姜炜低头告退。
“没有这么简单吧”姜瑜开口道,姜珩拿着笔的手抖了一下“你怎么和姜炜一样多想,我不是前段时间刚和你聊过这件事嘛”姜瑜盯着他的神色,没有一丝心虚,随后想了想,姜珩才多大年龄啊,要疑心也不是这个时候啊“以后跟炜儿说清楚点,你瞧把孩子吓的”姜瑜笑着说道“你是他父皇还是我是?”“你是你是你是,我不管了,行了吧,你自己忙着吧”姜瑜没好气的说道,随后起身离开。
姜瑜走后,姜珩放下手中的笔,他们想的都没错,打仗受的伤,从前没养好,如今时常隐痛,尤其是肩膀上的,已经蔓延整个胳膊,他深吸一口气,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着自己提笔发抖的手,他承认,自己害怕了,他害怕自己成为一个废人,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废人,尤其是心脏拿出更加疼痛,他都在怀疑是不是当时换命的时间到了,那自己岂不是要死了,他摇摇头,试图驱散这些悲观的想法,重新拿起笔,强逼着自己不要手抖。
“予安,传太医,别让人发现”予安领命而去,姜珩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他知道自己生病的事一旦暴露出来,朝臣就会逼着自己给姜炜让位,封自己为太上皇,他八岁登基,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怎么甘心当太上皇。
予安匆匆而回,太医轻手轻脚地进了书房。姜珩勉强睁开眼“可有让朕手不再抖的药”太医眉头紧锁,沉吟片刻“陛下,手抖乃心疾所致,需从内调理,非一时可愈。臣开一方,需长期服用,方能见效。”“多久会好”“臣不敢妄言,最快亦需三月”太医仔细算着时间“以后还会复发吗”“复发难以避免,但坚持调理可减缓症状。”
姜珩揉了揉太阳穴“这肩膀当真治不了了?”太医叹了口气,“陛下,伤及筋骨,虽可缓解,却难根除。姜珩沉默片刻,心中涌起一丝无奈,“罢了,尽力而为吧,这件事不要透露出去”太医点头退了下去“找人盯着他,多说一个字就杀了”予安明白皇上的心情,如今这件事只有自己和太医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的,日日跟着皇上,太医就不一定了,很容易被收买的。
姜瑜回去越想越不对劲,但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只当是自己最近没休息好“予安,备马车”姜珩换了常服,他准备再去问问那个大师,当初换命一事就是经他的手,赶过去了和尚告诉他,那大师已经圆寂了,姜珩感觉脑袋嗡嗡的,扶着墙才站稳“您姓姜是吗”一个老僧缓缓走来,“贫僧法号静远,大师临终前曾托付一事,请随我来。”
静远领着姜珩穿过幽静的庭院,来到一间古朴的禅房,禅房内香炉轻烟缭绕,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画卷,画卷上隐约可见一位僧人盘坐,眉宇间透着慈悲。静远指着画卷,“此乃大师生前所绘,内藏换命秘法之精髓。”姜珩凝视画卷,心中涌起一丝希望,静远缓缓道“秘法需心诚则灵,若能静心参悟,或可寻得一线生机。”姜珩深吸一口气,盘膝坐下,目光专注地盯着画卷,试图从中窥探出那神秘的换命之术。
他闭上双眼,心中默念静远所言,试图摒弃杂念,渐渐的,姜珩感到一股暖流在体内缓缓流动,手抖的症状竟有所缓解。姜珩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静远微笑点头:“此乃心静所致,陛下若能持之以恒,必有所成。”姜珩心中稍定,但仍不敢大意,继续静心参悟。
静远轻声提醒“此法也只是缓解,换命之事不可解,但若那人已度过生死劫,这换命自然就失效,那这就是他想多了?毕竟姜瑜确实已经度过生死劫,自己也曾大病一场,但愿是自己想多了,应该只是之前受伤的后遗症,喝点药就好了,姜珩安慰着自己,回去的时候心情也稍微好了点。
鸿启二十七年,鸿启帝废藩制,改为郡县制,废除三省六部制,改为三公九卿,废少师,少府,少保等职位,设立议政厅,中央集权得以进一步加强,这也是大孟中央集权的顶峰。(史官所记)
姜珩不知道他这一步走的对不对,如今的自己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了,照例喝了太医熬制的药,开始处理政务。
姜瑜常能看到姜珩喝药,有些好奇的问道,姜珩直说最近太累了,只是让太医开了点安神的,姜瑜有些不信,问遍太医院,都是一样的答案,姜瑜心中疑惑未消,又去找了几个民间太医,口径和太医院一致,姜瑜这才信了,姜珩看着姜瑜释然的表情,心中却暗自松了一口气。
天下有几个人敢忤逆皇帝的命令呢,姜珩说他累,所有太医都得统一口径,要不然都得掉脑袋,离去的民间医生叹了口气,没想到行医一生,也骗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