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小辉的名义从光明区开始 > 第81章 京州二孙之孙海平

第81章 京州二孙之孙海平(1/2)

目录

侯亮平坐在办公室看着这上万块的餐票,内心思索着报还是不报?

报的话签字就可以,钟嘉伟给的是全套全流程的票据。

不报白白丢了一万多块。

纠结了半天还是放进了抽屉,找出两三封一看就胡诌八列的举报信,把周正喊了进来。

开口指示道:“这个根据群众举报,京州市的赵东来存在不少的问题,收受娱乐场所老板贿赂等等。”

“你把手头的事放一放,先带人去调查这个事儿。”

“好的,侯局长。”

至于举报信,那玩意儿都不用造假,那个当领导的在纪委和反贪局没几十封举报信?

没几十封举报信就是你官卑职小。

一张邮票八分钱,上上下下查一年、够你恶心小半年的场景并不是不能再现。

现在为什么没这盛况,是因为人心脏,很多直接就是显微镜放大过度解读,或者索性直接捏造事实,还是对手支持着去举报。

甚至干脆举报信就是对手写的。

真真假假的混一堆,真核查所有人都派出去加一年班都查不清一个月的。

这就叫三十六计之混水摸鱼。

有人举报张三,张三举报其他人。

大家都被举报=没被举报。

甚至对手心黑到派人拦车举报,那一看就不是正经举报的,正常逻辑的举报不认识领导车,也不知道领导什么时候回来。

甚至于短视频软件公开热搜,事儿可能是真事儿,但是和群众举报不沾边。

背后没人推动上不了热搜就下架了。

侯亮平继续翻看赵东来的举报信。

而与此同时的赵东来也听着手下经侦支队长的汇报,经侦支队长把一大叠的资料放在赵东来桌子上。

开口汇报道:“赵局,根据我派几个兄弟去暗中调查,抽查确认程度给的资料,可以肯定的是程度给的资料基本都是真的。”

“其中涉及的七家银行,每家随机抽取了三份贷款合同,特别是涉及到的短期过桥贷款,最高周利率是30%,最低的10%,资金都是银行的正常放贷资金。”

“城市银行涉案最大,他们很多的合同连一毛钱本金都没有收回,但是借贷人是已经还款给了第三方。”

赵东来听完介绍,指着重点圈出来的几份城市银行欧阳菁审批的贷款合同开口问道:“这个呢?怎么回事?”

经侦支队长开口道:“大多数是借给的职业背债人,还款给的第三方,本金一毛钱都没收回来,基本可以确定是烂帐了。

少数是借出去而后归还了,不过城市银行只收到了正常利息,其他的都在第三方。”

赵东来心里不由得同情起李达康,这可真特么是好媳妇啊,拿着卖面粉的钱,替人背锅干了卖白粉的买卖。

媳妇贪腐的两百万在这里面不算钱。

但是,是欧阳菁审批的贷款。

锅几乎都在她!!!!

该拿上亿的事,只拿了200万。

很多人认为李达康和欧阳菁的工资不足以支持女儿上学,那就是不可能的事儿。

欧阳菁年薪正常能到70万,李达康算30万。

欧阳菁但凡不奢侈,上学足够了。

欧阳菁就是典型的媳妇败类,想要钱而又不会赚钱,脑子够用的话,合理合法赚的钱足够挥霍几辈子。

不用干别的,就合法合理的拉点存款、放点合法合规的贷款、推销点理财产品,稍微用点心就够财富自由了。

不攀关系不给好处,只让你知道她是李达康的老婆欧阳菁就可以。

找你是看得起你!

随随便便拉几十上百亿的存款,欧阳菁提成都拿疯了。

直到17年才禁止吸收公款存储时相关人员的亲属需要回避,一直到24年,这事儿违不违规不违规最高纪委发文章讨论,更别提剧中15年甚至更早。

违规只是给处分、贪污是要进去!

欧阳菁收蔡成功200万,在外人看来就是欧阳菁穷疯了,给李达康丢人现眼。

赵东来也只能内心感慨:都说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这欧阳菁把李达康的天赋神通——不粘锅,是一点没学会。

难道是因为分房睡变傻了?

一个被窝就这么重要?

和陆亦可一起是不是可以染红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