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征辟【2】(感谢:她还没离我想等等)(1/2)
长安城内和长安城外的景象差不多。
城内居住的万民站在安门主街内的两侧纷纷跪在地上迎接着刘辩的车驾。
两侧站满了身着黑甲手持长戈的凉州军。
除此之外,在街边两侧的建筑之上,还有身上裹着黑袍不见容貌的军机处的卫士。
原本进入未央宫只需要走西安门直接便可以进入未央宫。
但段羽特意驾着马车从安门进入,然后向北走长安主街,未央宫以东的武库转向西整整围绕着未央宫周围转了一圈。
以这种形式来通知长安城的百姓,从今往后,长安城不再是从前的那个陪都了。
未央宫的南宫门前,段羽将马车缓缓停下,然后率先越下马车。
“殿下,请。”
段羽冲着车上的刘辩说道。
身着黑袍刺绘着龙形金色图腾的刘辩跳下马车。
未央宫南宫门前,站满了两排身材高大的金甲士兵。
随着南宫大门开启,一条笔直且铺满青石的御道出现在刘辩的眼前。
御道两侧插满了黑色的旌旗,庄重的礼乐从乐师的手中响起。
刘辩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段羽,而此时的段羽已经退至半步到了刘辩的身后。
迎着刘辩的目光,段羽笑着点了点头。
随着刘备的脚步抬起迈开第一步,南宫门前的数百名金甲士兵齐刷刷的高举手中刷了金漆的长矛。
然后再次整齐的落在地上发出沉闷的敲击声。
那沉重的声音就如同大地动脉的跳动之声一般,使得原本还有些胆怯的刘辩逐渐的昂首挺胸,心中也升起了一抹热血。
远处粉刷过的未央宫墙一片漆黑肃穆,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沉淀感。
未央宫建立在长安的西南角,也是整个龙首原龙首最高之处,甚至要高于长安城。
黑色的建筑群就宛如一片片黑甲龙鳞一般细密的铺满了整个龙首。
从南宫宫门进入之后,左手边便是沧池,右手边则是未央厩。
池水因清沏如苍色,故名“沧池”。
在踏入未央宫之后,紧紧跟随在刘辩身后的段羽出声问道:“殿下可知,这未央宫因何而名未央?”
刘表停下脚步和观摩四周的目光,转头看了看段羽点头回道:“学生知道。”
“未央之名取自《诗·小雅·庭燎》。”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其意是告诫后世君王要勤政。”
段羽微笑着点头:“不错,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希望殿下能记住这句话,勤政自勉,不负天下百姓。”
刘辩用力的点了点头:“师父,学生谨记师父教诲。”
随着刘辩的脚步踏入未央宫,一封封以大汉嫡长子,太子身份发出的征辟的文书也送往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以及弘农郡。
..............
而最先受到以长安朝廷文书征辟的毫无疑问是长安附近周遭的士族。
段羽入长安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封锁函谷,占领陈仓,华阴,长安的同时是占据战略要地,而另外一个消息则是在宣告诸郡内的士族。
长安既然要成为西京,要和洛阳分庭力抗,就要有洛阳朝廷所有的规制。
三公,九卿,文武百官这是基本的配置。
这也是为什么段羽没有直接让刘辩登基称帝的原因。
偌大的长安,若是连朝堂上一个朝臣都没有,那样称帝岂不是让天下沦为笑柄?
称帝简单。
只要是个人,只要了他想,他就能称帝。
但是称帝之后呢?
乡亭的野孩子站在河边高呼一声自己是皇帝了,他自然就是皇帝了。
但别人会怎么看?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段羽若是现在让刘辩登基称帝,无疑会成为天下笑柄。
天子登基,要有天子登基的规制。
而征辟朝臣这种事情,自然也是要等到刘辩来到长安之后再做。
以此来证实皇长子刘辩才是正统。
所以,在刘辩进入洛阳,进入未央宫之后,段羽就立刻派人将朝廷的征辟文书送往了各大士族。
长安虽是陪都,但也经历了两百年的西汉王朝。
虽然不似西汉时期的繁荣,但却也作为曾经的天子脚下孕育了无数的强族。
两百年的时代变迁并未完全将这片曾经大汉的政治中心的所有痕迹都抹除。
特别是京兆尹。
长安位于京兆尹,而京兆尹最有盛名的则是京兆郡八姓:韦、杜、扶、段、宋、田、黎、金。
长安城内,一座占地十几亩的府宅门前门廊之上悬挂着一面巨大的匾额。
边上书写雕刻着两个苍劲古朴而有力的大字。
宋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