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朱允熥:让那倭国天皇直接到金陵城门前跪下来!(2/2)
“我大明的将士们个个英勇无畏,我可不能落后于人。”
朱高炽站在一旁,他的身形略显肥胖,但却站得笔直,给人一种沉稳而可靠的感觉。
听到徐辉祖的话后,他点了点头,说道:“大舅说的对。”
“如今陛下治理下的大明,各方都在积极进取。”
“我们燕王府也不能懈怠,我们肩负着保卫大明北方边疆的重任,必须要为陛下分忧,为大明的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眼下燕王朱棣失忆,整个燕王府的担子便落在了朱高炽这个燕王世子的肩上。
他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处理着燕王府的一应事宜,从军事部署到府内的日常事务,每一个细节他都要亲自过问。
虽然事务繁杂得如同乱麻,但他却处理得井井有条。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管理好燕王府,还要时刻关注着北方的局势,为应对北元的威胁做好准备。
朱高煦在一旁听着,迫不及待地说道:“大舅你说怎么打就怎么打,我要当先锋,我要给我爹报仇。”
徐辉祖听到朱高煦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深知朱高煦虽然勇猛,但有时候过于莽撞。
不过他也理解朱高煦想要为父报仇的急切心情。
他转头询问了一下燕王的情况:“世子,燕王殿下如今身体状况如何?”
朱高炽听到这个问题,叹了一口气,“父王还是没有恢复记忆的迹象。”
“母妃每日都在悉心照料,御医们也都绞尽脑汁,他们尝试了各种药方,可是父王的病情没有丝毫的好转。”
“其余寻找来的大夫郎中也都用尽了办法,可是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担忧,眼神中满是对父亲的关切。
徐辉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燕王朱棣对于燕王府的重要性。
但如今战事紧急,他也只能暂时将这份担忧放在心底。
他开始部署针对草原的新一轮进攻,他说道:“蒋忠等人那边已经在辽东地区搭建好了防线。”
“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眼下就差一个合适的时机。”
“我们要精心策划,务必一举成功,彻底消灭北元的残余势力。”
燕王府中的众人听到徐辉祖的部署,都纷纷点头,表示会全力配合。
……
李景隆和王景弘收到来自金陵的消息。
“王将军,陛下旨意已到,让我们把倭国天皇等人送去金陵。”
“李将军,这倭国天皇可不能有丝毫闪失,毕竟这可是陛下要的人。若是出了差错,你我可担待不起啊。”
李景隆笑了笑,说:“那是自然,我已经安排了最精锐的士兵来押送。”
“这些士兵久经沙场,忠诚可靠,定能将任务完成得妥妥当当。”
说着,他大踏步地走出营帐,大声喊道:“来人啊,把倭国天皇和那些幕府将军都给我带出来。”
不一会儿,倭国天皇和幕府将军们被押了出来。
李景隆看着他们,大声说道:“你们也算是有福气,能去我大明的金陵城走一遭。”
“那可是一个无比繁华的地方,比你们这倭国的京都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不过,你们最好老实点,要是有什么小动作,可别怪我不客气。”
“我大明的将士们可不会对你们手下留情。”
说完,他对负责押送的士兵头目叮嘱道:“一路上小心谨慎,不可有任何差池。”
“这一路上要时刻保持警惕,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能放松。”
“要确保他们的饮食安全,不能让他们有任何机会逃脱或者自残。”
士兵头目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将军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然后,押送的队伍缓缓出发。
押送的人走后,李景隆和王景弘则开始商讨一南一北扫荡倭国之事。
紧接着,两人各自带着队伍,以京都为中心,朝着南北两个方向进军,势必要彻底的消灭倭国。
……
一段时间后,押送倭国天皇的队伍缓缓抵达金陵城外。
朱允熥站在城楼上,目光冷峻地看着被押解而来的倭国天皇。
“让那倭国天皇直接到金陵城门前跪下来,这种人连进城的资格都没有。”
一想到原本历史上金陵的那场惨状,朱允熥心中就十分的愤怒。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那些倭寇在金陵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如今,他要让倭国天皇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代价,让他在金陵城前受尽屈辱,以告慰那些死去的大明子民。
紧接着,朱允熥对身边的侍从说道:“传朕旨意,让金陵城的百姓和官员们都前往城门前围观那倭国天皇。”
“朕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这曾经妄图侵犯我大明的人如今的狼狈模样。”
“这倭国多年来在我大明沿海作恶多端,他们的天皇更是纵容手下肆意妄为。”
“那些倭寇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抢夺商船,残害渔民,无数的家庭因此失去了亲人。”
“今日,朕就要让百姓们亲眼目睹他的丑态,让官员们也铭记这倭寇的恶行。”
朱允熥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侍从领命后,迅速将旨意传达下去。
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纷纷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活计。
他们从大街小巷涌出,朝着城门前奔去。
“听说了吗?陛下让咱们去看那倭国天皇呢,就在城门前。”
“真的吗?那可一定要去看看,这些倭寇以前可没少欺负咱们,今天可得好好看看他们的天皇是个什么狼狈样。”
“哈哈,陛下这一招真是大快人心啊。以前那些倭寇在咱们沿海烧杀抢掠,现在他们的天皇都被抓来跪在咱们城门前了。”
“就是就是,我家以前就有亲人被倭寇害死,今天一定要去好好出一口恶气。”
“我还没见过倭国天皇呢,是不是长得三头六臂?”
官员们也纷纷整理好自己的衣冠,迈着庄重的步伐前往。
一时间,城门前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那场面就像盛大的集会一般。
城门前,倭国天皇被士兵们押解着跪在地上。
他那矮小的身材显得更加猥琐。
他的头发遮住了他那惊恐的眼神。
他的脸上满是惊恐和绝望的神情,眼睛不敢直视周围的人群。
百姓们看到他丑陋矮小的样子,先是一愣,随后纷纷指指点点,不屑鄙视起来。
“哼,这就是那所谓的倭国天皇?看着如此不堪,还敢来侵犯我们大明。”
“看他那哆哆嗦嗦的样子,哪里像个天皇,简直就是个胆小如鼠的鼠辈。”
“这倭国天皇如此矮小猥琐,他们的国民能好到哪里去?怪不得尽出些烧杀抢掠的倭寇。”
“以前倭寇在咱们这儿耀武扬威的,现在他们的天皇跪在这儿,就像个小丑一样,真是可笑。”
“我还以为天皇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呢,原来就是这么个东西。”
官员们也在一旁小声议论着。
“陛下此举真是深谋远虑啊,让这倭国天皇在此受辱,不仅能平息百姓心中的怨气,更能彰显我大明的国威。”
一位礼部的官员捋着胡须说道,眼神中透着一种睿智的光芒。
“没错,这倭国天皇跪在城门前,就如同我大明威严的垫脚石,让所有人都知道,冒犯大明者,绝无好下场。”
一位兵部的官员目光坚定地说道。
“想当年倭寇在沿海肆虐,多少百姓受苦,如今看到他们的天皇这副模样,也算是给那些死去的百姓一个交代了。”
一位户部的官员感叹道,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感慨。
“这倭国天皇如此狼狈,可见其国内也是外强中干,以前还妄图与我大明抗衡,真是不自量力。”
一位吏部的官员轻蔑地说道,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我看啊,这也是给其他周边国家一个警示,我大明如今国力强盛,不容侵犯。”
一位刑部的官员严肃地说道,他的表情冷峻,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让人不敢直视。
城墙上,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也在看着
朱允炆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倭国的不屑,也有对自己如今处境的无奈。
他,冷冷地说:“这就是那所谓的倭国天皇,如此狼狈,还妄图侵犯我大明。他们真是自不量力。”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着一种压抑的情绪。
方孝孺点头说道:“殿下,这就是他们的下场,大明的威严不容侵犯。”
“这倭国天皇如今跪在城门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让那些对大明有不轨之心的人都看看,这就是挑衅大明的后果。”
齐泰也附和道:“这种人就应该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让他知道我大明的厉害。他以为我们大明还是好欺负的吗?”
黄子澄则说:“这不仅能让百姓们出一口恶气,也能彰显我大明的国威。”
他的眼神中透着认同,微微点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
虽然他们几人的处境也没好到哪里去。
但是,他们身为大明人,看到倭国天皇如此模样,心中不免升起几分自豪。
腰杆都硬了不少。
吊着的疼痛感在这一刻都消失了。
随后,朱允熥站在城楼上,看着
他大声宣布:“一个月后,新科举开始。”
“这是我大明选拔人才的盛事,希望各位学子积极准备,为我大明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