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 > 第六十五章 你都把琼州府发展到这种程度,为什么还要回金陵?

第六十五章 你都把琼州府发展到这种程度,为什么还要回金陵?(2/2)

目录

从丝绸、茶叶到香料、珠宝等各类货物,每一种货物都有单独的账目记录。

而且每个月的税收波动情况也被精确地绘制出来。

这可比他以往所见的财政管理要细致得多。

“陛下果然厉害,能让琼州府有如此完善的财政管理体系。”

夏元吉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睛里满是惊叹。

接着,他们来到了琼州府的农业管理部门。

这里摆放着各种农作物的样本,整齐地排列在一个个精致的木盒里。

还有琼州府周边农田的地图,地图几乎占据了半面墙。

地图上标注着不同区域种植的作物种类,不同颜色的标记代表着不同的农作物。

赵谦介绍道:“夏大人,琼州府在农业方面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他们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合理安排作物种植,而且还推广了一些新的农耕技术。”

赵谦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地图上不同的区域,向夏元吉详细解释着。

夏元吉拿起一个稻穗样本,仔细观察着稻粒的饱满程度。

他把稻穗放在手心,用另一只手轻轻拨弄着稻粒,感受着它们的圆润和坚实。

他发现这里的稻粒比他在其他地方见到的要更加饱满。

“这琼州府的农业发展得如此之好,难怪百姓安居乐业。”

“陛下的治理真是面面俱到啊。”

随后,他们来到了琼州府的海关部门。

这才是此次考察的重中之重。

刚到海关部门的大门前,夏元吉就被那高大威严的建筑所震撼。

大门是用厚重的实木制成的,上面镶嵌着铜质的门钉。

大门两侧站着身着整齐制服的守卫。

守卫们的制服颜色鲜艳,剪裁合身,显示出一种威严的气质。

赵谦带着夏元吉走向大门,守卫们恭敬地行礼后,便让他们进入。

进入大厅,里面一片繁忙景象。

官员们来来往往,脚步匆匆却又不失秩序。

他们手中拿着各种文件和清单,有的文件纸张已经有些褶皱,显然是经过多人之手反复查看。

大厅的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

沙盘的底座是用深色的沉香木制成的,上面的沙子细腻而均匀。

沙盘展示着琼州府的海岸线以及各个港口的位置,港口的建筑、码头、灯塔等都被精心制作出来,栩栩如生。

赵谦笑着对夏元吉说:“夏大人,这海关部门可是琼州府对外贸易的重要关卡。”

“您且看这里的管理,那可是相当有门道的。”

夏元吉微微点头,眼睛好奇地四处打量着。

他看到一侧的墙上挂着许多海域图。

图上标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船往来航线。

那些航线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而成。

红线代表着东方航线,蓝线代表着西方航线,黄线代表着南方航线等等。

图上还标注着各种航海标识的解释,如礁石、浅滩、漩涡等危险区域都被清晰地标记出来。

这时,一位海关官员迎了上来,他的步伐轻快而稳健。

“赵大人,夏大人,欢迎二位前来视察。”

赵谦摆摆手说:“不必多礼,我们今日前来,就是想了解一下海关的运作情况。”

夏元吉走近沙盘,仔细观察着。

他看到每个港口区域都划分得十分细致,有专门的货物堆放区,那里用小木块代表着一堆堆的货物。

商船维修区,摆放着一些缩小版的工具和船只模型。

甚至还有为外国商人提供临时居住的区域,用一些小房子模型表示。

夏元吉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他不时地弯腰查看沙盘的细节,脸上露出惊叹的神情。

海关官员继续说道:“我们对进出琼州府的商船管理十分严格。”

“每一艘商船入港前,都需要提交详细的货物清单,我们会根据清单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有违禁物品或者货物与清单不符,是坚决不允许入港的。”

海关官员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夏元吉问道:“那你们如何确保这些商船如实申报?”

海关官员自信地回答:“夏大人,我们有专门的查验队伍。”

“他们经验丰富,对各种货物都十分熟悉。”

“这些查验人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培训的,他们有的曾经是经验丰富的水手,对货物的种类和数量有着敏锐的观察力。”

“有的是精通各类商品知识的行家,能够一眼辨别货物的真伪和价值。”

“而且,我们还有一套严格的惩罚制度。”

“如果发现商船虚报货物,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这就大大减少了商船冒险虚报的可能性。”

赵谦补充道:“夏大人,这海关部门的查验速度也是相当快的。”

“他们不会故意刁难商船,在确保安全和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商船的周转效率。”

“这也是琼州府贸易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赵谦的眼神中带着赞许,他看着忙碌的海关官员们,对这个部门的高效运作感到满意。

夏元吉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

他看到大厅的另一边,有一群官员正在忙碌地核对货物清单和查验货物样本。

他们坐在长长的桌案前,桌上堆满了文件和各种货物样本。

有的官员仔细查看货物的质地,有的官员对照着清单一项一项地核对数字。

他们动作熟练,神情专注,丝毫没有因为忙碌而出现混乱。

夏元吉的眼神中透露出钦佩,“陛下能建立起如此高效、严谨的海关部门,这对琼州府的对外贸易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参观的过程中,夏元吉越看越心惊,他发现琼州府的每一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着琼州府的繁荣发展。

他对陛下的厉害之处越发佩服得五体投地。

……

另一边,宋忠安排的锦衣卫们也在忙碌地工作着。

他们分散在琼州府的各个角落,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琼州府的一切。

在码头,一名锦衣卫正记录着商船的数量、货物种类以及装卸货物的流程。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一艘艘停靠的商船,手中的笔在本子上快速地书写着。

他一边写,一边忍不住惊叹:“这琼州府的码头如此繁忙,货物的种类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这贸易的繁荣程度真是超乎想象。”

他的眼睛里满是震惊,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他不时地抬起头来,扫视着整个码头,然后又低下头继续记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集市里,另一名锦衣卫在记录着百姓的交易情况和市场的秩序。

他穿梭在人群中,小心翼翼地避免撞到行人。

他看到百姓们在交易时的和谐氛围,不禁小声嘀咕道:“市场秩序井然,真是难得。”

他的目光在一个个摊位上扫过,看到卖家热情地介绍商品,买家满意地挑选着物品,没有争吵,没有欺诈。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手中的笔在本子上记录着所见所闻。

他时而停下脚步,仔细观察某个摊位的交易过程,时而又快步走向另一个地方,想要记录更多的情况。

还有一名锦衣卫在琼州府的学堂外,记录着学堂里的教学情况。

他站在学堂的窗户下,透过窗户的缝隙向里张望。

他看到孩子们认真听讲的模样,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心中暗自佩服:“这琼州府连教育都如此重视,难怪发展得这么好。”

他看到先生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知识,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求知欲。

他认真地记录着学堂里的人数、教学的内容以及孩子们的反应。

宋忠本人也在琼州府内视察,他看到的景象同样让他震惊不已。

他在琼州府的街道上行走着,眼睛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遇到了正在记录的锦衣卫,忍不住开口说道:

“这琼州府简直是一个奇迹。”

“我原以为金陵城已经是治理得很不错了。”

“但和琼州府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宋忠皱着眉头,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叹,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

一名锦衣卫回应道:“大人,您说得没错,这琼州府的繁荣昌盛,处处都透着精心治理的痕迹。”

这名锦衣卫恭敬地站在宋忠面前,手中拿着记录的本子,眼神中也充满了对琼州府的钦佩。

宋忠点头称是,又接着说:“我本以为我对琼王殿下的能力已经有足够的认识。”

“但现在看来,我还是低估了琼王殿下,这琼州府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商业、农业,还是治安、教育,都被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宋忠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朱允熥深深的敬意。

另一名锦衣卫说道:“大人,您看这琼州府的百姓,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富足而安乐。”

“这说明琼王殿下的政策是真正惠及百姓的。”

宋忠深以为然,他看着热闹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

“是啊,我得赶紧把这里的情况详细地汇报给陛下。”

这些锦衣卫们一边记录,一边被琼州府的繁荣景象所震惊。

他们深知自己的任务是如实汇报,而他们所记录下的一切,都将成为大明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料。

考察结束后,船只缓缓驶离琼州府的码头,开始返航回金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