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 > 第六十四章 朱允熥:让他们,还有朱允炆,全都去琼州府参观

第六十四章 朱允熥:让他们,还有朱允炆,全都去琼州府参观(2/2)

目录

出发前一日,金陵城的城墙下气氛略显怪异。

一队士兵走向城墙上被绑着的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

士兵们粗鲁地将绑在城墙上的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放下。

朱允炆的身体因为长时间被绑着,血液流通不畅,刚一落地,双腿就一软,差点摔倒在地。

他踉跄了几下才勉强站稳,眼睛里闪过一丝屈辱。

方孝孺被放下的时候,由于动作比较突然,他的身体猛地向前冲了一下。

他愤怒地喊道:“你们这些粗鲁之人,如此对待士大夫,简直是目无王法!”

可是士兵们并没有理会他的愤怒,依旧执行着自己的任务。

齐泰被放下时,发出了一声微弱的惊呼,双脚着地后,还在不停地颤抖。

黄子澄则是直接瘫坐在地上,他的双腿已经没有了力气。

士兵们紧接着给他们几人都绑上了枷锁。

那沉重的枷锁是用粗重的铁链和厚实的铁环制成的。

枷锁的重量压在他们的肩膀上,让他们的身体不自觉地往下沉。

然后,士兵们开始驱赶着他们快点走。

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疑惑、不安,他们的脚步踉跄着,心中充满了疑问。

朱允炆率先开口:“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他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看着士兵队长,眼神中带着一丝不甘。

齐泰则是小声地嘟囔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兵队长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道:“陛下下令,带你们去看看琼州府,你们就偷着乐吧。”

“要是换做别人,可没你们这待遇。”

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得知是这个,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这两天也都有听说去琼州府考察这件事,只是没想到他们也要过去。

朱允炆心里暗自想着:“琼州府能有多好?再怎么也比不上金陵城。”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傲慢,毕竟他曾经统治过金陵城。

在他心中,金陵城是大明最繁荣的地方,琼州府不过是个偏远之地,怎么可能比得上金陵?

方孝孺也在心中不屑地哼道:“琼州府不过是个偏远之地,开海禁又能让它繁荣到哪里去?”

“哼,我倒要看看,那里能有什么特别之处。”

他一直认为开海禁是一个冒险的决策,他不相信琼州府能因为开海禁而变得繁荣昌盛。

他觉得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齐泰虽然没有说话,但他的表情也透露出他心中的想法。

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怀疑,心想:“这琼州府就算有些发展,又怎能与金陵的千年底蕴相比?”

金陵城的繁荣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才形成的,琼州府一个新兴的地方,怎么可能比得上?

黄子澄则小声说:“我就不信那琼州府会比金陵还繁荣。”

“金陵可是我大明的根基所在,琼州府不过是个小地方。”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心里充满了对金陵城的自豪和对琼州府的轻视。

几人互相看了看,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想法,心中满是不屑。

就这样,他们带着各自的心思,被士兵驱赶着向码头的方向走去。

沿途的百姓们看到他们,有的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则是指指点点,小声地议论着。

而他们只能低着头,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向着那未知的琼州府之旅前行。

经过筛选,赵谦和夏元吉带着三船的人前往琼州府,还有海军护航。

码头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三艘大船停靠在岸边,船身坚固而高大,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海军的战船整齐地排列在一旁,士兵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

赵谦站在船头,大声喊道:“大家都上船了,按照之前安排好的位置坐好。”

“此次前往琼州府,大家要遵守秩序,听从指挥。”

赵谦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码头上空回荡。

夏元吉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

他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百姓们说道:“各位乡亲,这一路可能会有些颠簸,但大家放心,我们会确保大家的安全。”

夏元吉的笑容让人感到安心,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亲切。

他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帮助老人和孩子上船,还不时地提醒大家注意脚下。

百姓们带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有序地上船。

有的百姓好奇地打量着战船和大船,眼睛里满是新奇。

他们用手触摸着船身的木板,感受着船的坚实,嘴里还不时地发出惊叹声。

有的则紧紧抱着自己的包裹,生怕里面的东西掉出来。

官员们则神情严肃,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考察和学习的重任。

上船后便开始讨论起在琼州府可能会看到的景象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他们围坐在一起,表情凝重,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大船缓缓起航,向着琼州府的方向驶去。

……

一段时间后,抵达琼州府海域。

当船只缓缓靠近琼州府的码头,还未完全停靠,那热闹非凡的景象就扑面而来。

来来往往的船只如过江之鲫,满载着货物,船身吃水很深。

小一些的船只则灵活地穿梭其中,它们轻巧地避开大船。

船上的人们忙碌而有序,有皮肤黝黑的水手们正熟练地搬运着货物。

他们光着膀子,肌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们喊着响亮的号子,号子声此起彼伏,“嘿哟,嘿哟”,每一声都充满了力量。

还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商人。

他们穿着各异的服饰,有的头戴华丽的帽子,帽子上镶嵌着各种宝石或者羽毛。

有的身着色彩斑斓的长袍,长袍的面料看起来十分华贵,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

他们正站在船头或岸边,热切地商讨着交易事宜。

不同的语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嘈杂声。

这一幕让船上所有的人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官员们瞪大了眼睛,眼睛里满是惊叹。

他们原本以为金陵城已经是极为繁荣的地方,可眼前琼州府的景象却让他们觉得自己仿佛是井底之蛙。

他们的嘴巴微微张开,像是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忘记了言语。

百姓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脸上满是惊叹和好奇。

孩子们指着那些大船和奇装异服的商人,不停地问着大人问题。

商人们则眼睛放光,迫不及待地在心里盘算着各种贸易计划。

赵谦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暗自满意。

他很快找来了琼州府的官员,低声嘱咐了几句。

那琼州府的官员立刻会意,开始带着这些官员、百姓和商人参观,并且热情地给他们讲解。

“各位大人、乡亲们,你们看,这港湾里的船只,大多是来自海外的商船。”

“自从开海之后,我们琼州府就吸引着各地的人前来。”

琼州府官员一边走,一边指着那些船只说道。

“咱们琼州府,不仅仅是货物的汇聚地。”

“这里的贸易规则也是十分完善的。”

“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商会,商会负责协调贸易中的各种事务,比如价格的商定、货物的检验以及纠纷的处理。”

“这就保证了贸易的公平性和有序性,让大家都能放心地在这里做生意。”

“为了方便商船的停靠和货物的装卸,我们还修建了大型的码头设施。”

“这码头的设计可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它能够容纳大量的船只同时停靠,并且配备了先进的起重设备,大大提高了货物装卸的效率。”

“起重设备是由巨大的木架和铁链组成的,木架高耸入云,铁链粗壮结实。”

“当需要装卸货物的时候,水手们会把货物挂在铁链上,然后通过滑轮装置把货物轻松地吊起来或者放下去。”

“在治安方面,我们琼州府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们组建了一支专门的巡逻队伍,日夜在码头和城区巡逻。”

“这些巡逻队员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不仅要维护当地的治安,还要保障商人和百姓的安全。”

“巡逻队员们穿着统一的制服,制服的颜色是深蓝色的,上面有银色的花纹,看起来非常威武。”

“在夜晚,他们会提着灯笼,在黑暗中巡逻。”

“所以,在这里做生意或者生活,大家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再看看咱们琼州府的百姓生活。开海之后,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许多百姓都参与到与贸易相关的行业中,比如造船、搬运、加工等等。”

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更是被吓到。

他们带着枷锁,那枷锁是沉重的铁制物,粗糙的铁链紧紧锁住他们的脖颈与手腕,铁链上生着暗红色的锈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