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干爹是朱元璋 > 第115章 有大贤隐居再此?

第115章 有大贤隐居再此?(2/2)

目录

要知道,要想蒙骗那些佃户,首先就得让佃户们不识字才成。

可是现在......教会了这些孩童读书认字,佃户们就能读懂那田契租约了啊,这还怎么蒙骗压榨他们?

这跟他想的不一样啊,一时之间,宋濂是真的愣住了啊。

而刘伯温则只是笑而不语,在旁饶有兴趣的看着宋濂的表演。

“开办私塾倒是个良善之举,那他收你们束脩几何?”

宋濂有些感慨的点头,看这样子,似乎束修也不会太高才是。

要不是这些孩子也没有资格进去就读啊。

“束修?少爷没收啊。”

那孩童一脸感激的说道:“少爷为了让我们读书识字,给我们免费请了先生,我们只要带上中午的干粮就可以了。”

“不,不收?”听到这话,宋濂顿时是一脸懵逼。

这还是个义学?

他当即都觉得匪夷所思起来。

两成的佃租,免费办学,这古之圣人也不过如此了啊!

这是真的假的!

“伯温兄,这,这里竟然还有这么好心的地主?”他难以置信的看向了旁边的刘伯温说道。

“呵呵,都是圣上治理有方。”刘伯温对宋濂这惊讶的模样,毫不意外,此时只是笑眯眯的说道。

“这可不只是圣上的功劳啊,天下哪有什么地主,能做到这里这样啊!”

宋濂当即一脸严肃的说道:“这乃是真正的仁善之举,就在京郊之地,竟是就有如此大善人,我执掌朝廷礼制教化,竟是没有发现,乃是大大的失职啊!”

“我回去必定要为此人请功,怎么都得给他请功,让此人名扬天下!”

“这个......就不必了吧。”刘伯温摇头一笑。

还用你给他请命?

人家早就跟朱元璋打的火热了啊。

人家以后的官位,肯定是比你更高......

还用你去给人家请功?

怕是人家以后都得照顾你啊。

“怎么不必,世上出现乡贤,我等当然不能让这等好人默默无闻。”宋濂严肃的说道。

跟着他看向了这些,一脸懵懂的孩童便是说道:“这些孩子,都是那个少爷的功绩啊。”

想到这里,他就是想到,不知道这些孩子的才学到了什么程度。

他们的学问,可都是那个少爷的脸面。

要是能学的好一些,也好让自己给那个少爷,多报上一些功绩啊。

想到这里,他便是问道:“小郎,你可知道你刚才背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

那小孩子声音清脆的说道:“那意思是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不错啊!”宋濂有些惊喜。

要知道,在这年纪的孩子,也只是在干巴巴的背书而已,还未必能了解其中真意。

而眼前这个小孩子,却是能很清楚的说出这其中的道理,阐述的明明白白。

而哪怕是在城中,有着更好先生的学童,可也大多能做到这一点啊。

但是这村里的私塾,先生水平可都是要比城里差上一大截的。

谁能想到,这孩子水平,居然还能比城里孩子,好这么多啊!

“你这论语学到哪部分了啊?都能读懂吗?”他和颜悦色的说道。

“只学到《里仁》篇而已......”孩子说道。

“里仁篇?”宋濂顿时是满是赞赏之意的点了点头。

论语共有二十篇,这《里仁》篇只是其中第四篇而已,可是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童而言,能学会《里仁》篇,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啊。

这比城里的孩子,强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摸了摸这孩子的头,当即都是生出了爱才之心,转而对刘伯温说道:“伯温兄,这孩子太聪慧了,竟是小小年纪,就能明了论语,放在这乡野之间浪费了人才,我想将他带回去教导,你看如何?”

结果这时,还不等刘伯温发话的,那孩子却是有些迷惑的说道:“这位先生......你是不是误会了,我只是读到《里仁篇》而已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