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防揍利器—人肉盾牌(2/2)
朱肃从朱雄英的身后露出头来,冲朱标喊道,他还不忘在朱雄英肉嘟嘟的脸上亲了一下。
朱肃紧紧抓着朱雄英当作肉盾,从狂怒的朱元璋手中巧妙地逃脱了。
他一路狂奔向坤宁宫,低头看着怀里的朱雄英,朱肃不禁心里暗想:
“利用太孙来控制天子,这招虽然听着不怎么样,但实际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当李景隆在醉仙楼上见到朱肃一瘸一拐的样子时,早已习以为常,他随意问道:
“又是陛下下手了吧?”
朱肃疼得牙关紧咬,含糊不清地说道:
“是我母后……她太宠爱孙子了。”
他不想再提起那痛苦的回忆。
马皇后虽然还算不上老太太,但朱肃深知,在她的心目中,孙子远比儿子珍贵得多。
他身上的伤痕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肃疑惑地看着李景隆,好奇地问道:
“你怎么回来了?”
虽然李景隆平时看起来不靠谱,但办起正事来却毫不含糊,那年他屁股负伤,还仍旧钻狗洞为朱肃助阵。
“这事儿,我得找个人来跟你细说。”
李景隆朝外喊了一声:
“进来吧。”
随后,一位身着长衫的青年读书人走了进来,他向朱肃拱手行礼道:
“草民李进,见过吴王殿下。”
“那位马三刀的表侄,就是那个曾经用白花花的银子救出老马的人。”
李景隆一边整理着桌上的物件,一边对朱肃随意介绍着。
随即他端起茶杯轻呷了一口,目光转向李进:
“你直接点,别绕弯子。”
李进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起来:
在大明开国以来的众多故事中,有一个名叫杨宪的书生,他的崛起之路可谓是步步精心,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杨宪的崛起,其实和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有些关系。
那时朱元璋刚打下浙东,为了确保后方的稳定,他让自己的外甥李文忠去镇守那里。
但朱元璋素来多疑,即便是亲信,他也要安插眼线,这个眼线就是杨宪。
杨宪将打小报告当作了自己的事业,刚上任不久,他就向朱元璋密报李文忠用了张士诚的旧臣。
朱元璋得知后,立刻赶回浙东,将那些人全部处死,并且严厉斥责了李文忠。
而杨宪,也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的宠爱。
后来,朱元璋成为皇帝,就派杨宪去治理扬州。
杨宪在扬州的时候,有个主簿叫宋善言,他贪污了两百斤稻种,换了一只烧鸡和两斤酒……
杨宪知道后,立刻下令将其处死,还让人用稻草填满他的皮,立在府衙门前,以此警示其他人。
朱元璋得知后,非常高兴,甚至亲自下旨嘉奖杨宪。
可见此人心机深沉,不图金银,不求虚名,他只想掌握权势,并且为了这个目的,不惜一切手段。
故事至此,还是一个标准的士子奋斗记。
但随后,杨宪为求升迁,手段变得诡异起来。
他递给朱元璋的奏章这样写着:
扬州一度荒凉,仅余十八户居民,臣便令手下取出修葺官衙的银两,分给愿意返迁的百姓安置家业。
消息一出,百姓闻讯而来,既有银两又有田地可耕,纷纷回归。
臣为此欣喜,宣布所有官员,包括我在内,都要做出榜样,每人分得两亩田地,若收成不佳,便按军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