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布帛记载,何为疾苦(2/2)
“既如此那我便同你直说了,不过事先我有个请求,仅代表我个人,若你还让我这个表姐希望你能遵守。”
“自然,请说。”
“这件事,你知我知子履知,绝不能从我三人之口再让外人知晓。”
黛眉语气认真,严肃道。
“了然。”
常空颔首,眸子也认真起来。
深知眼前之人秉性,黛眉见对方应承下来之后也放心了不少。
“玄侯,暗中在实施推移令,且所获尽数中饱私囊。”
这一句话方出,常空眉头便皱起。
这推移令,是夏朝官方的说法。
实际上就是将各种苛捐杂税混在一起,大力剥削各地百姓的手段。
而这推移令的第一条就是重新划分井田制所有,认定天下所有土地皆归人皇所有。
所有诸侯大族类似于地主的存在,农民佃户更是耕牛一般,挣扎于温饱线下都极为奢侈。
最基础的农税更是夸张到十税四,即每十斤粮食便要缴纳四斤粮食税,单纯繁重二字都不足以形容。
除此之外,还有各类苛捐。
诸如百姓丧事要缴纳丧捐,春耕要缴纳耕税,婚嫁除过嫁娶税外,还有行路税,人气税。
甚至更有的诸侯部族,百姓使用自制农具都要缴税。
而这些不过冰山一角。
“此话可做真,可有证据?”
常空眉头深深皱起。
推移令在夏朝算是名义上的国本政策,由朝中两位相国联合上书,具有一定强制性。
但并非所有诸侯都会听从,像是雷侯就一直不怎理会,始终按照自己方式治理部族。
并且在常空印象中玄侯可谓爱民如子,同样顶着朝中压力久久不实行推移令,还不断减轻部族辖境税收,在民间口碑极佳。
黛眉蹲下,在塌底暗格中摸索片刻后取出一只镶嵌其中的小盒。
从中取出一只对折整齐的布帛,她对常空道。
“自己看吧,这是这些天我和子履收集到的。”
常空抬手接过,展开布帛。
“连绘县一年缴粮十二万石,布匹四百余斤,戈矛战甲一千二百余,白银六百两;
成阴县一年缴粮九万石,布匹七百余斤,戈矛战甲两千余,白银四百两;
莫真县一年缴粮十四万石,布匹二百余斤,戈矛战甲一千七百千余,白银三百两……”
布帛洋洋洒洒记录了近七十个玄部族大小县城。
常空看着这些数字,眼皮直跳。
以现在生产力,一个县城亩产一石半都算高产,而平均一个县城耕地总共不过十万亩左右,一年白银盈余更不过五百两。
可以说这七十多个县城一整年所有收入都被玄侯收入囊中,连夏朝的推移令的十税四在其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
“根据我的了解,这些县城大多被派兵驻守作为监工,几乎完全断绝同外界联系,除过满足当地百姓基础生存需求外,剩余所有全被玄侯吞下。
为了以防万一,子履自己暗中培养了部分嫡系,其中也包括当作监工的军士。”
黛眉苦涩,她初看到这些时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整个玄部族不过县城百数,据其所言,这七十多个县城在高压之下完全化作人间炼狱,所有百姓睁眼之后便要面临最沉重的劳务,一日餐食更是仅有一份糠食。”
常空听着,只感觉匪夷所思。
他两世为人,前世生于和平,这一世生于诸侯之家,之后更是踏上仙途,根本不知这是何种场面。
而黛眉也同样如此,一切不过听说。
更可笑的是,居然是三个不知疾苦为何物的人最先发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