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一方面军(柳心市)(2/2)
兵力非常充足,不过缺乏足够多的装甲部队,攻坚能力上还有不少欠缺。
“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原本信心满满的肖琪晏,刚刚走到窗边,打算结合上帝视角看看具体情况,结果发现自己好像是什么都看不懂。
肖琪晏一副苦瓜脸,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吐槽道:“坦克的型号好多,但是我好像除了99A以外一个都不认识。”
第一方面军的坦克有t2000(490工程)、t14、IS-25、m1A2SEp、m5A1、m6A1、99A、25A、27A九款主战坦克。数量繁多,需要的炮弹也大不相同。
t2000使用的是152mm口径的炮弹、t14和99A使用的是120mm的同口径但是不能通用的炮弹;后者的炮弹可以和25A通用,算是唯一方便一点的了。m1A2SEp的弹药不能和m5A1的炮弹兼容,后者为了追求更高的穿深使用了倍径更长的火炮。
而IS-25、m6A1、27A这仨采用无人炮塔和先进主动防御系统,集成了所属国家最尖端技术的坦克,可以说是追求极致的甲弹对抗了。
仨坦克使用的都是203mm口径的弹药,得益于发射药技术和材料学的长足进步。在发射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的时候,这仨的穿深都能够达到2600mm+。而且,车体上方都不约而同地安装上了1门30mm遥控机关炮。
主动防御系统有两套,一套是可以同时拦截35个目标的激光拦截系统,另一套是布置在车体四周的拦截4马赫速度以下的拦截系统。
这仨“集大成者”的重量,哪怕是最重的IS-25的重量也只有78吨,相当于两辆谢尔曼坦克的重量。
这个重量能够确保所属国家的安-30、运35和c33能够一次两辆地把这些大家伙运走。
行走系统都采取了先进的液气悬挂,仨坦克的差距体现在一些比较细节的部分。
IS-25的穿深最高,m6A1的炮弹准头最好,备弹最多,27A的射速最快。
差距并不大,导致拿到数据的肖琪晏一时间不知道选择哪个比较合适。
周莆药倒是看起来不太在乎:“你全都要不就得了,我们又不差这点东西。进攻开始之后,你就挨个清扫城市的所有街区就行了,现在还在前期,要麻烦一点,你注意一下别让一些人破坏占领区域的稳定。半个月之后,我们的商业物资进来之后就好了。”
见无论如何躲不过去,肖琪晏也只好是赶鸭子上架,开始尝试一下了:“好吧,那我试试看。”
于是乎,第一方面军的第一装甲师和第101摩托化步兵师就被她拉了过来。
狩猎场的位置在郊区,附近的建筑物没有多少,要进攻的话,还得从城南开始打。
进攻开始的位置是在光海街区,负责这里的是第一师的1团和101师的第1团、第五团。
光海街区的形状接近于一个椭圆形,面积在三平方千米左右,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数量差不多有一万四千人左右。
之前在狩猎场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城南的警察局先是来了几辆车看了看情况,然后就跑回去喊人了。
等到他们集结完成,开着正儿八经的装甲车出来的时候。正好撞上刚刚“刷新”在狩猎场附近的第一师第一装甲团。
驾驶头车的修士是一个筑基期四重境的修士,反应速度相当快。在对面那辆口径大的吓人的m6A1的炮塔转过来的时候,他马上就选择直接弃车逃生,撂下自己这一车人可是丝毫都不带犹豫的。
m6主战坦克打出的203mm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直接过穿了第一辆车,然后继续撞穿了第二辆车,最后撞上了不远处的一座假山。
“还有二十九发炮弹,这个时候要停下来补给吗?”
吴蔚非常耐心地给她解释道:“不用,现在才刚刚打出去一发炮弹的嘛。你看炮弹还剩一半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让补给车或者补给的倾转旋翼机出发了。”
“哦...那我明白了。”
柳心市的民兵是城市内一个主要大家族的精锐力量,装备很好。反应速度也很快,甚至比城外驻扎的守军的反应速度还要快。
前者从驻扎状态到进入作战状态,反应只花了四十多分钟。而临湘星的正规军,从集结到开赴战场,整个时间花费了一个小时十五分钟的时间。
在这个点,漆黑如墨的夜晚降临一段时间之后,城南驻守的一个小队的守军已经跟敌人交上火一段时间了。
居民很多,为了防止整个城市起来攻击自己,肖琪晏只能下令火力支援车定点清扫所有开火的位置。这样既可以防止误伤,还可以依靠其恐怖的射速震慑一些潜在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