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 > 第322章 大局已定

第322章 大局已定(1/2)

目录

人在欲望面前,往往可以爆发出无限的潜力。

当将士们被王豆子喊出来的高额赏赐刺激的悍不畏死的时候,士气瞬间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

大家出门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讲什么大道理是没有用的,永远没有金银来得直白。

而相较之下,贼寇的意志则越来越低迷。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七里堡的毒气弹攻势,不仅仅是给敌军造成生理上的伤害,更多的是意志上的折磨。

尤其是,当漫山遍野的大火,导致的烟雾缭绕的时候。

这些贼寇,完全看不清楚山下的情况。

而他们耳边,则是无边无际的敌人呐喊声。

这导致他们,明明知道自己这一方人多,却依然不免被吓得瑟瑟发抖。

再加上初期交锋的失利,让敌人完全丧失了战斗下去的勇气。

当乡卫以及他们的盟友们,冲上了回头山的时候,火势逐渐减小,但滚滚的浓烟还在。

他们穿戴着早就准备好的防毒面纱,口里咀嚼着解毒丹,挥舞着手里的兵刃,快速冲向被熏得头晕目眩的敌人。

当然,更快的还是第一批进攻的乡卫。

随着军官们一声声命令的传达,他们如同一群下山的猛兽一般冲入贼寇群中。

真真正正的逢人便杀,丝毫不必忌讳什么。

而贼寇则是一触即死。

山腰上,几个贼寇的首领完全被吓懵了。

眨眼之间,他们竟然要败了。

大家都是有战争经验的人,不然也不至于将尉迟常逼迫到这种地步。

可无论如何,他们也无法理解。

明明己方,在兵员人数、地形地势,乃至装备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怎么眨眼之间就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时候,有人想到了民间新流行起来的一句谶语,十八子,主神器。

莫非这句话,竟然落在了李氏身上?

不然为何他们败得如此彻底,如此的干脆?

就在这群贼寇,无法理解,乃至于到了内心慌乱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

李亮已经带领部队,杀到了他们的背后。

有些贼寇的首领怕出卖着自己背后的家族,拼死而战,也有些人为了不被俘虏,选择自刎身亡,更有些慌不择路,直接跳落大山。

但更多的是,一些积年悍匪头目,叛军首领,没有丝毫抵抗意志的选择投降。

李亮才不会关心那些自杀人的事情,他目光盯着那些昔日在老百姓身上作威作福,耀武扬威的大人物,开心的嘴巴都要合不拢了。

上前就是一顿大嘴巴。

然后得意扬扬的捆起来。

这些可都是金银财宝啊。

他李亮也是需要钱的,没有钱怎么说媳妇?

这些贼寇,本来就是联军,成分极其复杂,属于典型的乌合之众。

之前靠智谋,围困了尉迟常,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可当遇到了硬实力极强的七里堡,溃败是迟早的事情。

再加上被李亮摧毁了指挥中枢,很快便有了大溃败的迹象。

当有第一个人选择逃跑之后,立刻就有成片的人选择了不抵抗。

很快,溃逃便开始蔓延到几乎所有人。

大量的贼寇,朝着没有喊杀声的方向逃窜。

彼时是逃跑的最佳时机,乡卫们自然不会放过,紧紧的跟着后面。

李平安做了这么多准备,怎么会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呢?

山路崎岖,可以逃跑的道路是极其有限的。

当大量的人手逃跑到半路时,不知道谁发现,本来光秃秃,满是腐朽树木的道路两旁,堆满了柴草,不少团练士兵,正抱着新收割来的柴草,一堆堆地往路上扔。

有人高声喊道,“不好,这里有埋伏。”

但为时已晚,一支支火箭袭来,这些贼寇,瞬间葬身于火海之中。

尉迟常此时精疲力竭,但他依然支撑着自己观察完李平安所主导的战事。

当看到嚣张的贼寇,被他逼迫进入了穷途末路,并且瞬间利用大火,又收割了大部分之后,整个人嘴巴长得大大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而战事一直持续到了傍晚。

此时的回头山,已经彻底没有了模样,到处都是战争结束后的硝烟,贼寇的尸体遍布大山之上。

刀枪等武器散落一地,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粮食,也随意的丢弃在路旁。

能够维持数万大军的物资,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李平安只是初步观察,他就震惊的不行。

暗道:这群狗日的,是真的有钱!

尽管贼寇死伤惨重,被七里堡的联军大量杀伤,但是俘虏依然多得数不完。

经过王豆子和李云的初步统计,足足有一万五千人之多。

这些俘虏,即便是李平安看过之后,都忍不住说一声好。

对方为了对付尉迟常,可真的是下了血本。

这些俘虏,一水儿的青壮,大多数都是失去了家业的百姓,年龄基本上在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甚至为了对付尉迟常,还进行了大约一个月多的训练。

这么多人杀掉肯定是不可能的,一来太不人道了,二来李平安也舍不得。

可这么多人,指望着乡卫自己去送,肯定也不现实。

李平安只能让王豆子将一众团练的负责人叫过来,跟他们商议。

“诸位,还得麻烦你们,将这些俘虏,全都押运回七里堡,当然肯定不能让你们白跑一趟。”

“李刺史,说这种话,可就太见外了。这些事情,就包在我们身上了。”一众团练负责人拍着胸脯,兴奋的说道。

这次他们跟着李平安出来打仗,每个人收货都不小,既锻炼了队伍,还提升了士气。

以后再遇到战事,他们这些团练兵,也不至于抓瞎了。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规模的战事,别说是定南州,便是整个岭南道,也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可是妥妥的大功一件,尉迟常和地方官肯定会上报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