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悲花鸣 > 第245章 墨晚风篇(三)

第245章 墨晚风篇(三)(2/2)

目录

于是,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劝她收敛一些,言辞里满是忧虑。可她却总是满不在乎地笑笑,眼中闪烁着俏皮的光芒,仿佛这些都不算什么。

那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学堂的院子里。几个富家子弟,平日里仗着家世,在学堂里横行霸道,今日却将矛头指向了我。他们言语尖酸刻薄,极尽嘲讽之事,试图羞辱我。我紧握着拳头,心中的愤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烧,却又因种种顾虑,无法发作。

就在我窘迫得不知所措时,她的身影如同一道疾风般出现。她毫不畏惧地站在我身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言辞犀利地教训着那些富家子弟。

看着她为我挺身而出的模样,我的心中既感动又羞愧。身为一个男子汉,本应保护她,如今却让她为我出头,这份无力感让我满心自责。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我与她传递情笺的事情,还是被夫子知道了,夫子怒目圆睁,严厉地质问着,我毫不犹豫地主动站出来,承担了所有的过错。

我怎能再让她因为我而受到责罚?在那间严肃的书房里,我默默领受着夫子的惩罚,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只要她安然无恙就好。

可是,她就像一只倔强的小鸟,丝毫没有因为这次的风波而退缩。在学堂里,她依旧我行我素,食盒里一封又一封的情书,承载着她满满的爱意。

我看着她这般坚定,心中既担心又感动。每次看到她递来食盒,我都慌忙制止,害怕再次惹出祸端,但她总是一脸从容,眼神坚定得如同磐石。

望着她那坚定不移的目光,我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她一个女子,都如此勇敢,如此炽热地追求这份感情,我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从那以后,我们不再小心翼翼,而是勇敢地直面这份感情。在学堂的角落里,在那片盛开的桃花树下,都留下了我们甜蜜的回忆,我们的感情也在这无畏的坚守中,日渐深厚。

那是个阴沉压抑的午后,天空被厚重乌云遮蔽,细密雨丝如愁绪般绵延不绝。我刚踏入家门,便见母亲虚弱地半倚在床头,面色苍白如纸,往日的神采全然不见。

心急如焚的我赶忙请来大夫,可诊断结果却如晴天霹雳般砸下——母亲的病极为棘手,需诸多名贵药材,且只有京城的大夫才有把握医治。

刹那间,我的世界天旋地转,满心的慌乱与无助如汹涌潮水,将我彻底淹没。

为了凑齐进京的盘缠,我咬着牙,把家中但凡能变卖的物件都拿了出去。

望着一件件熟悉的家当被人带走,心中虽满是不舍,可一想到母亲的病,也顾不上许多了。我凑了些银子,收拾了一番准备启程。

离别那天,空气中弥漫着哀伤的气息。我与她在那棵我们常去的老树下相拥,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紧紧地抱着我,似要将我融入她的生命。

情难自抑之时,她踮起脚尖,轻轻吻了我,那温柔的触感,如同春日暖阳,却又带着几分诀别的悲壮。

“我等你回来。无论多久,我都会等。”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无比坚定。

我红着眼眶,深情地凝望着她,双手紧紧握住她的肩膀,郑重地许下诺言:“我定会平安归来,等我。”

渡口边,她的身影在细雨中显得那么单薄。船缓缓启动,激起层层涟漪,她的面容渐渐模糊,可那不舍的眼神,却深深刻在了我的心底。

一到京城,为节省每一文钱,我和母亲住进了城郊破旧的寺庙。那寺庙里蛛网横生,四处透着寒意,条件简陋至极。

白日里,我搀扶着母亲,奔波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一家又一家医馆地问询,期盼能寻得一线生机。

夜晚,在昏暗的烛光下,我守在母亲床边,看着她痛苦的模样,满心都是煎熬。

夫子得知我的困境后,慷慨资助了我一些盘缠,可面对昂贵的药材和医治费用,不过是杯水车薪。

很快,大半盘缠就花光了。无奈之下,我开始四处寻找营生,身兼数职。在药铺里,我日夜不停地誊写医书,手指被毛笔磨出了厚厚的茧。

闲暇时,我铺开纸张,精心绘制字画,拿到集市上去卖;偶尔也会替富贵人家作诗写文,只为换取些许报酬。

日子在忙碌与疲惫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竟已过了一年。这一年里,我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

只有在夜深人静,母亲入睡后,我才能独自坐在寺庙的台阶上,望着夜空思念远方的她。

我想着,此刻的她,是否也在对着明月,牵挂着我呢?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我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看着母亲逐渐恢复血色的面庞,我的心中满是欣慰。

待母亲身体好得差不多,我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与母亲踏上归乡的旅途。

母亲身体依旧孱弱,经不起颠簸,我们只能缓缓前行,一路走走停停,虽归心似箭,却也无奈又耽误了些时日。

可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她,心中便满是欢喜,脚步也愈发急切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