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董卓来袭(2/2)
算算时间,于禁大军和他的距离,大概也就六七日左右。
再除去董卓进军所需的时间,张新估摸着,自己只需守个三天左右就可以了。
只要守住这三天,董卓就拿他没办法了。
虽说对于现在的张新来说,这个任务并不困难,但依旧不可大意。
张新找来杨彪,询问华阴地理。
华阴的地势南高北低,南边是秦岭余脉延伸出的丘陵地带,北边不远处就是渭水。
县城便建在这山水之间。
南边的山上没有可供大军行进的大路,但仍有几条小路可供少量军队绕过县城,直取风陵渡。
在杨彪的建议下,张新命徐晃领了两千士卒上山,把守小道,又让朱灵领一千兵马,驻守风陵渡,保障大军退路。
赵云驻守城中,负责指挥家兵守城。
张新自己则是领着其他人,在城外下寨。
段煨本人及其麾下的部将,都被张新带在身边,降卒则是被收了武器铠甲,关押在城中。
兵将分开,收缴武器,便能最大程度的保障降卒不会作乱。
段煨麾下的士卒约有三千之数,一共交出了两千多副铠甲,其中有铁甲五百余副,剩下的都是皮甲。
张新自留了铁甲和一千副皮甲,余下的全部分配给了赵云和徐晃。
董卓率军来袭,主攻方向一定是他在城外的大营。
只要攻下大营,将张新赶进城中,董卓就可以趁势围城,再取下风陵渡,断了他的后路。
因此张新必须将大部分铠甲都留在大营中。
此次偷袭风陵渡,除去驻守蒲板津的牛丰和王猛,他一共带了八千兵马。
除去给徐晃、朱灵的三千兵马,此时营内还有五千大军。
一千五百甲士,三千五百普通士卒,再有营垒之利,以及城中大族支持物资。
坚守三日不成问题!
就在张新忙着建造大营,准备物资的时候,董卓也在率领大军一路疾行。
正月十五,董卓兵临华阴城下。
(今天头痛,实在是想不出来,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就是不满意,先这样吧,差的半章明天再补,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