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准备钱生产新药(1/2)
这一说就说了十多分钟。
楚英在心中推演了一遍,觉得很符合国内的现在的情况,要是按这个模式操作,很快就能将产品销售到全国;
国内现在有好几个方便面厂,但是目前都只是局限一地,销量稍微好一点的无非是辐射到了周边几个省市;
但都没有这样的全国视野,也是缺了小知说的自建销售渠道。
不禁问道:“小知,你们既然想做全国市场,那你们的运输怎么解决?”
周知叹口气说道:“师伯,其实交通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我们目前也解决不了交通问题;
近的地方可以通过汽车运输辐射;远一点的地区,就只能通过火车,但现在车皮难搞啊;
只有等到将周边市场占领了差不多,去其他地方建分厂,降低商品成本,这样才能保证全国统一的零售价格。”
末了,又补充了一句,“要想富,先修路啊。”
楚英笑道:“这句话总结的不错,国家对交通的投入一直有规划,只是目前国家太穷,只能一点一点的投入。”
周知笑道:“发专项国债啊,然后收过路费还债。”
楚英看了这小子一眼,周知说的这个事,还真有省份已经向上面打了报告。
不过,他老楚又不是交通部或计委的,轮不到他来操这个心。
笑着说道:“我听说你去了玉灵一趟,又想在玉灵建一个饲料厂,你是怎么考虑的?”
周知坐直身子说道:“师伯,我看了前年的政府工作报告,84年国内肉类总产量1525万吨,平摊到十亿人身上,每人可以消费肉类15公斤;
但这只是大面上的数字,是总产量,这些肉类并没有全部平均供应到每个人头上;
你还得扣除出口创汇的部分,制造罐头或其他食品;实际每人一个月一斤肉都吃不到。
蛋类换算到每人头上,一个月就是三个;同样也没剔除用于生产其他食品的部分;
这里面的市场缺口非常大,想要补足这些肉类,必须得大规模养殖;
而大规模养殖是离不开饲料的。再加上我们的火腿肠厂和方便面厂也需要肉类,所以就搞个饲料厂,也算是配套厂吧。”
楚英沉吟道:“饲料厂需要大量的玉米,你打算怎么解决?”
“师伯,这两年包产到户后,农民的积极性很高,产量一年比一年高;粮食部门都没有钱去收购新粮,都已经开始打白条了;
我的想法是我们找粮食部门合作,按市场价调拨陈粮,这样粮食部门既处理了陈粮,又获得了资金;
也就不欠老百姓的粮款,老百姓也就有钱消费。一旦消费了,整个经济也就盘活了。”
楚英无意识的敲击着沙发扶手,半晌才说道:“你的思路没问题,将一些陈粮转化为肉蛋,确实促进了流通和消费。”
接着又说道:“来,你说说你的火腿肠和方便面广告想怎么拍?”
老楚这样问是想看看香江人的思维拍出来的广告,和国内的有什么差别。
周知刚刚想说,张茜脸有些红的走过来揪住周知耳朵;
说道:“你小子连我也敢糊弄?”
周知说道:“师伯,现在有间谍在,我那方案不能说了。”
张茜问道:“什么方案?”
“不能说。我怕你听了以后和人吹牛的时候,不小心说了出去。”
张茜手上用力,“说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