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禧纲 > 第119章 飘渺火

第119章 飘渺火(1/1)

目录

第119章飘渺火

队伍很快在前方的路口转弯,此刻,街道上已能清晰瞧见那几座石阙楼的外形。这些建筑其实并不算高耸,只因没了荧光建筑的遮挡,队员们得以看清它们的全貌。这是用石质材料搭建的阁楼,下方是高高的梯形基座,上方是精雕细琢的石质屋檐与卷拱,整体风格古朴庄重,岁月的痕迹在其上沉淀,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

据科利尔馆长介绍,这种建筑早在秦汉之前便已存在,最初是古代皇宫大门前供了望用的阁楼。后世各朝代纷纷仿制,渐渐失去原本的实用功能,演变成帝王住所的象征,所以才有“有石阙必有皇宫”的说法。队员们沿着大街继续前行了一段距离,见前方一堵高墙横亘,便再次从路口拐弯调整方向。

此时的大街依旧空荡荡的,街道两侧围墙耸立、基台遍布。尤其是刚才迎面而来的那堵高墙,比其他围墙高出许多,颇有队员们初见那段城墙时的雄伟姿态。只不过这道墙是单墙,上面既无栈道也无垛口,高度也稍显不足,并且如同外面的城墙一样,到处是缺口,破败不堪,只是这些缺口大多位于墙头上,以队员们的身高,根本看不到墙外的情况。

科利尔馆长伸手轻抚墙体,“按照规制来讲,这城墙应是这座王城的外墙。如果我没猜错,墙外便是我们之前去过的平民市井,而前面的石阙楼,则是这座王宫内院的大门。只是这墙过于单薄,难以起到防护城池的作用,要是有敌人强攻,这墙体怕是支撑不了多久。或许建这道城墙只是做做样子,不过是隔开皇宫与市井的一道屏障,仅有象征意义,并无实际防御能力。走吧,咱们到前面的石阙大门看看,验证一下我的猜测是否正确。”

从这里到石阙楼已经不远了,可考察队顺着墙根走,因有城墙遮挡,反倒不如在外面大街上远眺看得清楚。队员们索性放弃远观,反正石阙楼近在咫尺,走到近前观察效果更佳。于是,在哈罗德的带领下,队员们继续前行。

直到走到近前,队员们才真正领略到这座石阙楼的独特风采。原来,这并非一座单独的阙楼,而是一群阙楼的组合。大门两侧的主阙最高,形体也最为庞大。在两个主阙靠近城墙的一侧,几座侧阙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共同构成了一座气象森严的宫城门楼,尽显帝王家的威严霸气。

队员们被这雄伟的气势深深吸引,纷纷驻足静静观赏。熊赳赳却对此毫无感触,他心想一个城门楼子有什么好看的,便踱步来到两个主阙中间的大门处。可他刚看清外面的景象,就忍不住大喊起来:“我的个妈呀,外面怎么是个火坑啊?”他的叫嚷声让队员们大吃一惊,哪还有心思再去观赏阙楼,纷纷跑了过去。

队员们的视线越过阙楼的阻挡,只见城门外是一条宽阔的沟壑。深谷中,熊熊烈火翻腾涌动,烈焰在空中肆意翻卷腾飞,烈烈飘舞。即便队员们都已穿上登山服,可露在外面的脸和手,仍能真切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灼热气浪。

队员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分明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天堑,将王城与对面的市井彻底隔开。科利尔馆长不禁感叹道:“这是一条火河啊,一条燃烧的护城河。如此绝妙的设计,只怕连一只飞鸟都难以飞进来。怪不得前面看到的那道宫墙如此单薄,看来这墙并非用于阻挡敌人,而是防止火焰灼伤宫中之人。看来我刚才的猜测错了,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

看到这条火河,齐立昂突然想起墓穴壁画上的一个场景,说道:“馆长,您还记得壁画上的内容吗?一条火河隔开了夸父族与太阳神,就是这条鸿沟啊。”

科利尔馆长点了点头,肯定道:“是的,看来壁画是根据真实场景绘制的。”

齐立昂疑惑不解地问道:“馆长,眼前这条火河如此宽阔,上面又没有架设可供通行的桥梁,那刚才骑马报信的那个人是怎么过去的呢?”

他的问题让科利尔馆长再次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这名报信的人,在这王宫和对面的市井中我们都见过,他肯定经过了这道火河,而且还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马只是普通动物,又不是长着翅膀的天马,不可能一跃跨过这条近百米宽的沟壑。况且,沟谷中翻腾的火苗肯定会灼伤人和马。”科利尔馆长又看了看两侧的阙门,一时也无法得出结论,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这个谜团,只有等中心的火光再次熄灭,或许才能找到答案。”

此时,晴奈一直紧紧盯着火河中的火苗。突然,她回过头说道:“馆长,这些火苗有些特别,您发现了吗?”

科利尔馆长微微一愣,这才收回视线,重新观察沟谷中的火焰。只见那些火苗在空中翻滚,时而如汹涌澎湃的海浪,层层叠叠,气势磅礴;时而似卷舒腾涌的云蒸霞蔚,变幻莫测,如梦似幻;时而又像在劲风中烈烈飞舞的战旗,张扬肆意,充满力量。他又向前走了几步,靠近沟谷边缘,探头向沟底查看。这沟谷足有几十米深,在火焰的映照下,谷底的结构清晰可见,那里乱石丛生,除了石头,没有任何其他杂物,更没有可供燃烧的燃料。

科利尔馆长突然恍然大悟,惊叹道:“这,这就是谶谣中的飘渺火呀,无根之火,果然当空而生。无根无本,自燃自灭,虚无缥缈,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熊赳赳也看得入神,不禁脱口而出:“这难道是传说中太上老君的三昧真火吗?”

熊赳赳的猜测倒也有几分道理。因为这火苗燃烧得极为充分,不产生任何烟尘,所以火焰显得格外干净纯粹,让人看了竟生出一种想要接近的亲切感。然而,队员们心里都清楚,这火苗看似人畜无害,实则凶险万分,其温度恐怕足以吞噬一切靠近的不耐高温的物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