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联手糊弄(2/2)
追随袁术的士人,能获得宝贵的精神自由。
也不是这些士人叛逆,而是两次党锢,朝廷连续击穿了士人群体的底线,很多士人家中血债累累,不再信任皇权、朝廷的许诺。
所以对于朝廷,袁术这边倾向于彻底砸烂!
故而,目前的孙策所作所为,单纯从行为上来看,真的是汉室忠臣应有的举动。
张纮很清楚这一点,陈登也很清楚,奈何皇后是琅琊人,执政的两位赵侍中也是琅琊人。
不管外面怎么搞,优先要保证徐州人的利益。
天下大乱以来,徐州人跟着陶谦,已经给汉室朝廷流了太多的血。
现在对徐州人最难的问题是,到底支持乡党赵氏,还是支持宗室刘备。
袁术、孙策之类,都不在陈登考虑范围内。
陈登所问,张纮陷入长久的沉默。
他自然也有自己的立场,他也清楚陈登的立场。
如果陈登的下邳陈氏门第再低一些,或许两人还能达成一致的协议。
可下邳陈氏的门第,注定了陈氏不可能屈于赵氏之下!
陈赵两家若是有亲,这件事情或许还可以商量一下。
见张纮沉默,陈登就知道张纮铁了心要跟着举主赵氏走。
短暂的沉默之后,陈登干咳两声,威胁说道:“孙策果烈凶暴不亚其父,日后孙策回忆今日之事,恐会危及子纲性命。子纲伺机入朝,脱离孙策为妙。”
“元龙好意,仆不敢遗忘。”
张纮扭头去看陈登面前的鱼脍,又说:“我终究与赵氏有旧,稍后孙策当面,还请元龙为我开脱,我也好乘机出使朝廷,前去赵侯军前效力。”
陈登本就有江湖气,见张纮识趣离开徐州,也感觉自己反应过于激烈,就敛容说:“子纲若在赵侯左右做事,务必与我书信联系,这样我也好知晓赵侯平日为人。玄德公生性刚烈仁厚,然为人处世略显迂直,有失巧变。鄙州之长远,就悬在我与子纲身上,不可意气用事。”
对于陈登的评价,张纮也是点头认可。
刘备的确很好,唯一不好的就是缺乏灵活的站位。
跟着刘备,可能就会因为刘备的顽固、迂直而吃大亏。
也是因为刘备做事够迂直,才赢得了徐州大姓的信赖,也赢得了寒门、吏民的拥护。
不像平阳赵侯,遇到什么事情,总能抢占有利的站位。
跟着平阳赵侯肯定不会吃亏,如陈登这样的家资,肯定惧怕被平阳赵侯杀了吃肉。
太原、上党大姓、豪右就是前车之鉴,就下邳陈氏的底蕴,那位平阳赵侯能忍得住
别说那位赵侯,眼前的孙策都很难忍住。
下邳陈氏底蕴有多厚
袁家能有二袁争大河南北,下邳陈氏则是陈登、陈瑀这对叔侄争广陵。
陈登、陈瑀争广陵,张纮这个广陵人只能看着他们来回争斗,偶尔还会联合起来抵御外部敌人。
那么大的广陵,已经快成为陈氏的广陵。
等这对叔侄完成内部兼并,那就到了要向外扩张的阶段了。
反正张纮是不想多待了。
至于孙策……群雄讨董之际,广陵是张超的大本营,孙坚将孙策安置在两淮读书、避难。
闲不住的孙策到处拜访士人,增长阅历、人脉罢了。
张纮得多疯,那时候就对十五六岁的孙策生出投效之心
不过是正常的士人宴会,大家都很给孙文台面子罢了。
而在见到孙策之前,张纮被举为茂才,拒绝何进、朱儁、荀爽的征辟,居家守孝。
这种状态的张纮,别说孙策,就是孙坚都很难请动。
孝期结束,广陵郡守赵昱举张纮为孝廉,赵昱旋即就被笮融刺杀。
笮融又杀陶谦委派的薛礼,渡江投入刘繇麾下;而孙策奉袁术之命攻打刘繇,张纮这才以军谋校尉的身份帮助孙策。
如果没有笮融刺杀赵昱这档子事,张纮很难与孙策有更深的羁绊。
孙策死的又那么早,出于美化,未来很多事情还不是由张纮自己来说
现在笮融也死了,张纮准备去找赵基,想办法给赵昱过继后嗣。
做完这件事情,张纮才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