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江宁演武(2/2)
苏浩瞥一眼李敢,可见他的脸色苍白,只怕是在设想,若一枪打在人身上,会是什么样的惨状。
“让李大人见笑了,这帮兔崽子,尽是胡来,每次动枪炮,总要见点血才满意,还好只是几十只鸟。”
自说自话的打着圆场,苏浩也不等李敢接话,又说道。
“李大人,这重机枪好虽好,就是太费钱了,子弹也是制作极为不易,镇永军是不可能对外销售的。但是可以向禁军出售轻型机枪,数量也不会多,李大人可得早做打算。”
李敢听后,原本暗淡的目光,渐渐明亮起来。
这次由他出面谈军购,除了要购买一万支使用纸壳弹的栓动步枪外,李敢最想得到的就是能连发的机枪,哪怕是班用的轻枪机也行。
他也有自知之明,对自动火炮和重机枪,他没敢奢望。
李敢现在谈的自然是给禁军步兵的装备,眼前这些蒸汽机船,虽也在军购的清单上,但他并不特别关心。
在购买蒸汽机战船时,也有人提出战船上须装备火炮和重型机枪,可李敢认为,决定胜败的最终还是陆战,而且李冒还拿腔拿调地给予了回绝,所以李敢退而求其次。
“李师长,一百支轻机枪配十万发子弹,如何?”
李敢狮子大开口,若真有一百支轻机枪,大周的骑兵在他面前就不再是威胁。
“呵呵,李大人,最多只能卖给你二十支,配五万发子弹。要知道,有二十支轻机枪,就是上万的骑兵,也不在话下。”
苏浩的口气不容谈判,也不是陆记不想多卖一些,实则是担心禁军的管理太差,若是有几十支轻机枪落到周军手中,在小型战役中会给镇永军带来麻烦。
子弹的数量也是严控的,除去训练的消耗外,也刚刚够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使用,要知轻机枪可是非常消耗子弹的。
军购的另一大项,是火炮,不过是使用实心弹的,相当于十九世纪初的水平,这也是陆少峰的主意。
外部已能仿制火枪,火炮的面世是迟早的事情,陆少峰拿出较原始的火炮来,一是能赚不少的银子,还能给江宁城的防卫上一个档次,不会被周军一攻就破。
他特意搞出一款重达八百斤的火炮,机动不易却很适合用于守城。这样的火炮架在城头,一炮能打出一公里多,发射十斤的铁丸,对密集阵有很大的杀伤力,可对镇永军却无威胁。
当然,外部也能仿制,但没有陆记的加工工艺也达到相应的水准,李敢听了介绍后也是心动。
对他来说,这种火炮最大的优点是使用黑火药,不会受制于陆记,这算是他此次军购的一大收获。
实弹演习完毕,李敢带着复杂的心情告辞,匆匆地打马回城。
在江宁城的城头,当今皇上李璟,也拿着镇永军特意提供的高倍望远镜在观看,五公里外也是能听到隆隆的炮声,这是最好的说明,用不着他李敢再多费口舌。
李敢对这位皇上的观感很复杂,在乱世之中能独立一国,能力自然是不差的。可大唐占据了江南的富庶之地后,再也没有昔日的进取之心。
李璟较其父李昪,差上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守成之君。
论起辈份来,李敢还是李璟未出五服的族叔,也颇得李璟倚重。
哪怕是几年前李敢在楚南大败,所统带两厢禁军损失过半,也只是在家赋闲了几月,便复出重掌兵权。
从那时起,李敢就开始重视火器的应用,陆记也被李敢看在眼里,多次谋划着要窃取这一军武利器。彼时的陆记,护卫不过千人,若能举全力图之,李敢有十足的把握将陆记绞杀在摇篮之中。
可李敢的提议,只得到了有限度的支持。而陆记一经出世,就如怪胎一样的疯狂生长,只短短的两三年,就成了他李敢所不能撼动的势力。
现如今,楚南已在陆记的完全掌握之中,还练就了五万精兵。陆记的各种装备花样百出,天上飞的、地上爬的以及水中游的,无一不是前所未见且威力无穷。
李敢意识到楚南势力已不可阻挡,为大唐江山的存续计,李敢放弃初衷,转而要极力交好楚南,以求得陆记在军备上的大力支持。
李敢也知这是与虎谋皮之策,将来必受其害,可也只能如此。若是一味地与楚南交恶,也许在陆记的策动下,大唐就会马上分崩离析。
见到李璟时,从他的面色上就能看出,这位文弱的皇上已是惊恐未定,对镇永军的火炮之威心有余悸。
用不了三言两语,李璟就听从了谏言。第二日,又是在李冒的撮合下,李敢与苏浩再一次面对面地坐在了一起,落实军购的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