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2/2)
秦村长吸了口烟,道:“刚才张局长就说有大好事,到底是啥大好事,你先说说。”
说着,突然意识到,顾北他们可不就是给这里的老百姓送钱的嘛!
满仓支书也跟着说道:“大侄子,你说要找乡亲们干大事,我们都是农民,就会土里刨食,能干啥大事”
“来,小北,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秦大伯,这是你满仓叔。”
“而且,种菜的收益,明显要比种粮食带来的收益更高,我这么说,您不反对吧”
负责人简单说了来意。
周围人太多,没说细则,只是告诉村长和支书,今天来有大好事。
寒暄了一阵,顾北等人被请进了村委会。
足足开了一个半小时,才到了地方。
还是得借一个名头。
跟肚子比起来,钱算个什么。
顾北心里也觉得憋闷,束手束脚的限制太多,无论做点儿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的。
负责人闻言,直嘬牙子:“那可是全县最穷的一个村了,往年收上来的粮食都不够吃,让他们种菜,我觉得难度恐怕会更大。”
顾北说道:“所以啊,我们来的目的就是想让老乡们多种菜,甭管多少,只要收上来,我们全都包了。”
负责人点了点头,谁都知道,种菜比种粮食赚钱,可是……
顾孝武笑着拍了下顾北的肩膀:“是我儿子,这位是我儿子的朋友。”
顾孝武能想着回村,给乡亲们找一条赚钱的路子,秦村长心里挺高兴,可要是为了赚钱,不种粮食改种菜,那是万万不行的。
“领导,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请您做个见证,如何说服老乡,是我们的事,你帮我们压住场面就行,说白了,借一借您的威望,我们就狐假虎威了。”
顾北他们当然也能自己去村里,直接找老百姓们谈,但是,这个年月,要是没有上面的领导首肯,怕是顾北给的再多,老百姓也不敢答应。
顾孝武当即就报了当初他和李素芬被下放的那个村子。
顾孝武连忙说道:“领导,您说的情况我都了解,我之前在那里住过几年。”
秦村长今年六十多岁,经历过的也多,因为没有粮食吃饿死人,别人是道听途说,而他是亲眼看见过。
“小同志,你这话确实没错,可是,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老乡们前几年真是饿怕了,现在一门心思就是多打粮食,种菜在自家自留地上种点儿,够自己吃就行了,你现在是想让老百姓多种菜少种粮食,恐怕行不通啊。”
那位负责人苦笑道:“这地方太偏,老百姓也没有来钱的道,只靠种粮食,一年到头能混个温饱就不错了。”
秦村长把顾北递过去的烟别在耳朵上,掏出自己的旱烟,卷了一颗点燃,这才说道:“顾……算了,我跟你爸平辈,就喊你大侄子吧!”
顾孝武笑道:“是我,是我,好几年都没见了。”
秦村长闻言,抬头看向了顾孝武:“老顾,当初你们两口子在村里住了好几年,还能不知道村里的事自留地种的菜,也就够自家吃的,有多的就腌点儿咸菜,哪够拿出去卖啊”
听到顾北这么说,负责人的脸色明显好看了一点儿。
见着熟人,村长明显放松了,握着顾孝武的手,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好些年都没见了,你这是……”
“你是……老顾”
顾孝武上前,村长看着来人微微一愣,好半晌才反应过来。
秦大伯是村长,满仓叔是书记,都是顾孝武的熟人。
顾北赶紧把他的计划和盘托出,渐渐的,那位负责人也心动了。
“秦大伯,满仓叔,这次我们来,是想着找乡亲们干一件大事”
“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老顾,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可这事不成,不成。”
“老顾,这是……你儿子。”
大好事,活了大半辈子了,除了那些年吃饭不要钱,就没遇着过什么好事。
顾北连忙解释:“秦大伯,我没说让乡亲们一点儿粮食都不种,我的意思是说,让乡亲们分出一部分土地种菜,种的粮食够交公粮和自家吃的就行了,其余的全部种菜,种多少,我们全要,而且,绝不让你们亏本。”
“还是不行,老顾,你别嫌我说话难听,现在说种出来多少都要,可真等收成了,你们万一不要了,我们守着这些菜可填不饱肚子。”
虽然还是拒绝,但是,顾北也听出来的,这次拒绝的可不像刚才那么干脆。
只要没一下子把话说死,那就证明这件事还有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