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论功行赏(2/2)
洪敏生看着一脸平静的两个人,反而感觉诧异。
“好了,好了,这下好了,这下彻底放心了。”
“黄导,您让我买的报纸,都拿过来了。”
正说着,敲门声再度响起,顾北连忙起身过去开了门,来的是洪敏生副台长。
结果,昨天晚会播出,一个相声,两个小品,还有最后那首《我和我的祖国》,作者居然都是顾北。
可是,让顾北意外的是,连着翻看了几份报纸关于春晚的报道,居然出奇一致的夸赞。
“老黄,你……”
等着观众打电话,等着观众来信。
顾北的话还没等说完,洪敏生便笑了起来。
而在一个没有网络,连收视率统计手段都没有的年代,想要在第一时间知道观众反馈,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
而这个结果,也是整个筹备组应得的,从一开始,所有人唯一的想法就是全心全意把这场晚会做好,更是真心想让全国人民在除夕夜看到最好的节目。
这几个月的辛苦,总算是没有白费。
黄一贺沉默了半晌,突然喃喃自语道。
观众来信虽然还没寄到,可电话总该有吧。
“我的大领导,你就说吧,到底怎么样”
昨天,黄一贺曾跟顾北说过,为了第一时间掌握观众对于这场春节晚会的反应,台里特意将所有的电话号码都在晚会开始前公布了。
要知道,现在虽然已经允许私人安装电话,但是那昂贵的费用,一般人家根本装不起,而且,还不是谁想安就能安的,得先申请排队,这一等也需要等上一两年的时间。
详细的报道不用看了,单单这标题就足以表明,媒体对春晚的态度。
“我也甭说了,你们自己看吧。”
“怎么了至于这样着急忙慌的。”
“洪副台长,来电话的观众,对于春节晚会的评价……”
之前倒是曾听说过,顾北是春节晚会筹备组的,不过当时大家伙都没当回事,觉得顾北年轻,进了筹备组也就是个打杂的。
不是邮电部门的效率慢,主要是因为,为了一户人家,专门拉一条线的成本太高。
所以,现在的电话普及率并不算高,可仅仅京城一地,昨天晚上居然打进来五万多通电话,而且,还要考虑到占线,有的电话打不进来的问题。
即便春节晚会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观众的接受程度肯定不会太低。
来电多不多
观众对这场晚会是何反应
作为主创,顾北也希望能在第一时间知道。
观众的反馈是好评如潮,现在就要看媒体对于这场春节晚会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
“哦!过年好,过年好。”
黄一贺导演昨天没回家,直接住在了台里,这会儿他和顾北一样,同样在等着结果。
观众直接打电话过来骂街,一点儿都不新鲜。
“怎么你们自己筹备策划的演出,心里反倒是没底了”
“小顾,你们院里的邻居也看了吧,他们……怎么说的”
顾北伸手接过,他可不像黄一贺,心理素质那么差,直接打开了,上面是几个数字。
只要观众满意就行。
听到顾北的话,黄一贺笑了:“你还有心思给我说宽心话呢踏踏实实的,你心里要是呢个踏实,今个怎么又来了。”
看到顾北,洪敏生也是微微错愕。
“小顾”
洪敏生也没再卖关子,让两个人着急:“我得到的消息反馈是好评如潮。”
黄一贺的脸色有些憔悴,毕竟上了年纪,昨天又没睡好,这会儿精神明显不足:“没呢,刚才阮副台长过来打了个招呼,现在台领导正开会呢。”
喊两句
还是蹦两下
没必要了。
黄一贺说着,脸上也总算是有了笑模样。
“洪副台长。”
说起大院邻居,顾北今天一早出门的时候,也的确遇到了不少,每一个见着他的邻居都无一例外的夸。
从一开始,他对于观众的反馈就不是太担心,这年头电视节目少,人们能接触到的娱乐方式也不多。
没办法,在家根本踏实不住。
洪敏生愣了一下,凑上去把烟点燃,深吸了一口。
“我的大领导,咱们就别卖关子了行不行,赶紧给我个痛快,是好是坏,我心里也就踏实了。”
黄一贺急的不行,赶紧给洪敏生倒了一杯茶。
真正让顾北担心的是媒体的反应,毕竟春节晚会的节目当中,有一些比较敏感的点,比如来自香江的艺人,张铭敏的那首《我的中国心》,批评重男轻女,同时点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产房门前》,还有顾北执意选中的李谷怡老师的那首《乡恋》……
“给我也来一份。”
黄一贺这会儿也不管洪敏生是不是自己的直属领导了,连声催促着。
洪敏生正看着报纸,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满堂彩,当然是满堂彩。”
黄一贺闻言,笑得更加开心了:“既然是满堂彩,洪副台长,我的大领导,咱们是不是应该论功行赏了啊”
“该,应该,呃……”
洪敏生随口应着,察觉到了不对劲,抬头看向了黄一贺,见对方笑容洋溢的,突然感觉像是失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