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大安宅铁皮船(2/2)
在第一次木津川之战时,九鬼嘉隆率领的织田水军,以300多艘安宅船和关船的战力,在大坂湾(此这时代叫难波湾)迎战毛利水军、村上水军、能岛水军、来岛水军等乱七八糟水贼组成的联合舰队,结果被村上武吉以弓式小早船为主,采用“夷烧”战术,以小克大,各种放火,把这300多条大中型船只烧了个精光,织田水军一战全灭。
这一战,导致织田信长彻底拿石山本愿寺没了办法,只能被迫先去收拾别人。
但织田信长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就派九鬼嘉隆在纪州熊野收集木料,在鸟羽暗中造船,了两年时间造出了六艘“大安宅船”,也就是传说中的“织田铁甲船”——据说长21米,宽12米以上,载重1500石,外部覆盖有0.3厘米的“铁甲”,可以防焙烙火矢以及火船冲撞。
当然,只是叫“铁甲船”,实际上0.3厘米很难说是“铁甲”,或者该叫“铁皮船”。
但“铁皮船”还是管用的,在第二次木津川之战中,织田水军仗着大船不怕烧,在船上疯狂放炮开铳,最终成功把毛利和村上两家一起打残了,算是钱没白,很值。
所以,既然有前车之鉴,那原野也就一步到位,准备直接把“铁皮船”造出来,免得回头自己替九鬼嘉隆被烧个焦头烂额,白白吃亏。
当然,也不能照抄,要在此基础之上有所改进,比如别真弄成了“铁皮船”。铁太容易锈蚀了,换成铜更好一些,一样能防火攻,就像是德川幕府造的“安宅丸”一样,那条船就是包的铜,算是“织田铁皮船”的改进版。
现在原野就打算以“弯津铁皮船”为核心打造他的主力舰队,整体而言就相当于造一个海上平台,上面盖一座木制包铜包铁城堡,遇到水贼水军就开炮开枪轰他娘的——火药管够,一炮轰不沉就再轰一炮,他有的是火药,不怕浪费。
嗯,安宅船形状类似中国的楼船,本质上就是船上盖幢楼,居高临下,让敌人被迫在海上“攻城”,以取得优秀的交换比。
他的中世纪海战只能这么打,总不能真去造铁甲船或是软风帆大战舰,那对曰本太超前了,他不想扩散那些技术——他本身也不会,想扩散也没得扩散,甚至真给他一条软风帆大战舰,他都找不到人来驾驶。
反正够用就行了,这时间段大航海时代才刚刚开始不久,历史上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都没袭击过曰本,只是打打“内战”的话,能有“大安宅铁皮船”就足够用了。
原野把自己的设想细细给冈部以言说了一遍,有些担心冈部以言这个兼职造船师比不上九鬼嘉隆那个职业水贼,造不出来,但冈部以言仰头细想了片刻,若有所思道:“殿下这是打算打造一艘龟船”
“龟船”
“一种朝鲜船。”冈部以言解释道,“制式和安宅船类似,但听说那种船就是包有龟壳状铁甲,表面还覆盖有铁刺,坚固之余,还能防跳帮作战。”
原来“铁皮船”不是九鬼嘉降原创的吗
或者说吸收过其他船型的经验
原野回忆了一下曰本侵朝战争,据说里面李舜臣好像就在板屋船的基础之上复原出了龟船,但此龟是不是彼龟就不好说了——李舜臣在后世被吹得很厉害,算是韩国历史上的名将,但其实史书中基本找不到他,龟船是不是他发明的也不好说,韩国人的嘴靠不住的。
原野搞不清这些,他是真不懂船,想了想便算了,直接问道:“那这样的大安宅船,冈部大人能造吗”
冈部以言没搞过,沉思片刻,还是没把握,有点担心原野不高兴,犹豫道:“船是大了些,但应该没什么问题,回头我就做个小样给殿下看看,不过包铜包铁……这个,我需要先琢磨琢磨。”
“那没问题,我帮你准备铜板铁皮。”原野自己也没想明白该怎么把木船包上铜铁,怎么平衡防御力、结构和速度,毫不介意道,“到时我们一起研究研究,多做些实验,多些时间不要紧。”
冈部以言没想到原野这么好说话,顿时放了心,单论动手能力,他从小还真没怕过什么,而原野又说了些其他需求,比如他还需要运兵船以及希望有些速度更快的中小型战舰,希望冈部以言能提供一些船型做为选择。
这方面冈部以言倒没什么问题,又细问了几句就取来纸笔,连说带画给原野提供了一种“马船”——马贩子用的一种改装关船,专门用来跨海运输马匹,现在改来运兵也是可以的,还能当一次性登陆艇用,能强行冲滩。
至于战斗用的关船、小早船,他也画了几种船型,并愿意按原野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比如考虑一下水密舱之类的问题——水密舱不是什么高新科技,宋代就有雏形了,安宅船、关船不用仅就是成本问题,而战舰不考虑成本。
至少原野这个狗大户不考虑成本,少死人更重要。
如果有可能,他愿意用钱把敌人直接砸死。
一时之间,两个人守着纸开始规划未来的“弯津舰队”,一个提要求,一个想办法,气氛很是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