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324章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第324章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2/2)

目录

李青莲闻言也开口道:“启禀陛下,齐王也有此意。”

李源闻言,侧过身看向了一旁的宦官,宦官立马明白,马上去让人取了一副舆图在皇帝身侧展开。李源看着图微微皱眉,其实到了他这个层次的人,天下地理早就烂熟于心。

但每当要做什么决定,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还是习惯性的看看图,似乎是想要温故知新,裨补缺漏,或许也就是想看看图上的地名。

“刘玄机骁勇善战,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几乎吞了整个冀州,如今他大军汇集于邺城,你觉得你家齐王能挡得住燕军南下吗”

李源收回目光,再度看向了奏对的李青莲。

李青莲道:“回禀陛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齐王殿下与刘玄机是至交,自然知晓其用兵之法,故而定会作出最为合理的决断,臣以为,殿下在一日,燕军就无法越过黄河。”

李源又问道:“那齐王可能北破燕军,收攻取河北幽冀二州,使燕赵之地归我大唐”

李青莲犹豫了一下,然后下拜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哈哈哈哈.”李源听后大笑,“想不到我家竟有诸葛孔明啊.哈哈哈哈”

李青莲这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明显是取自陈寿《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意思是诸葛亮的才干,在练兵治军方面比较擅长,出奇谋却是他的弱点,而治理人民的器识远胜于做为一名将军的谋略。

当然这个话并非是贬损诸葛孔明的,而是相比较而言,并且后面也说了“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意思是诸葛亮的器识表现在政理上头,大概能跟管仲、萧何相媲美了,可是当时的名将却没有能及得上城父、韩信的,所以他的功业迟迟不能建立,公理大义也难于伸张了。

这或许是上天的旨意,要把天下归给谁都有定数的,实在不能专拿才智去争取。

李青莲这一席话,明显是委婉的说我们家齐王打仗可能不是他最擅长的,所以进取河北可能很难。但他守住目前的地盘还是没问题,只不过你要硬是让他主动去攻打河北,就是在用让诸葛亮去北伐了中原,不是不能打,但你们家不是还有更猛的为什么不用呢

而李源听了李青莲把自己儿子比作诸葛亮,也很高兴。

虽然可能有些过誉了,但就冲李四郎这些年经营江淮,练兵治军,包括识人用人的能力来看,还真的挺符合这个评价。

李四郎的练兵治军的本事,即便是他二哥都赞不绝口,而江淮在他的治理下无岁不战却没有发生民变,反而百姓能吃上饭,没有流离失所,甚至户口比起大燕时期还是增加的。

这一点除了李源起兵的蜀中,天下间没一个地区能做的道。

但蜀中那是什么地方,四塞之地,天然隔绝了外部的战乱,又有大批的移民涌入。

江淮又是什么地方四战之地,年年大战人口还能增长,就说明这地方也有收容了流民,并且让流民安定下来。

而流民安定下来又说明什么有吃的,能活下去。

所以李源细细思量下来,觉得李青莲对自己老四总结的真好。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原来我家除了鸣凤,还有伏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