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溃堤(2/2)
“顾大人,老夫说话可能会让你有点不舒服,但还是想着说两句,算是报答你之前的,在朝中办事要多多三思而后行,不能只顾着眼前,也不可太过莽撞了。”
“秦尚书,下官记住了,多谢!”顾行晋明白他是好意。
秦高钦点点头,算是还了人情,“顾大人,老夫还有公务在身告辞。”
“秦尚书,慢走!”
………
安南省
向韶和蔡大人二人,一路疾驰日夜兼程,本来半个月的路程,缩短为十日。
一身狼狈满脸疲倦的两人,看着眼前汹涌不断的河水,以及那被洪水连根拔起的树木,两人都内心一沉。
向韶和蔡大人望着眼前的惨状,尸横遍野,一路上都是逃荒的百姓,越靠近安南省越多。
这些让他们心情沉重无比,也知道此番他们的任务艰巨异常。
蔡大人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向大人,这景象比想象中更为糟糕,你我二人最好能一同协作。”
向韶看着眼前浑浊奔腾,不断汹涌的安南河,“蔡大人,说的是,你我二人商议下,接下来该怎么做。”
蔡大人看着百米外施粥的粥棚,神色坚定道:“咱们先去府衙。”
向韶点了点头,二人便一同朝着府衙的方向走去。
安南省知府已经劳累几天几夜了,得知京城派了钦差前来,顾不得休息,行了礼道:“二位大人,下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蔡大人开门见山地问道:“纪大人,安南省受灾情况,可和你上折子写的一样?”
纪知府满脸疲惫的叹了一口气,“二位大人,确实如此,可能还要严重两分。此次堤坝溃堤,洪水来势汹汹淹没了大量农田和村庄,百姓伤亡惨重,房屋损毁无数。幸存的百姓大多流离失所,缺衣少食。”
“可开仓放粮了?”
纪知府摇了摇头,一脸沉重的道:“二位大人,粮库也被淹了一半,水位没撤,粮库的门也不敢开。二位大人,如今安南省缺水少食,还请二位大人救命安南百姓一命。”
看到京城来人,纪知府也松了一口气。如这样的情况,还是他勉强支撑,之前他费力搜刮的粮食,加入大量的野菜,哪怕他再节约,也仅剩今日的口粮了。
向韶和蔡大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蔡大人沉思片刻,将事情振刚说道:“纪知府,我们确实从京城运了不少粮食,但是还在路上,怕是还要半个月,不出意外才会抵达安南省!”
纪知府忧心忡忡地道;“那灾民怎么办,没有粮食,怕是有更多的的灾民逃荒,怕是……”
向韶在一旁说道:“纪大人放心,已经有命令让当地官员扣押下灾民,不要让他们继续北上即可,等粮食到了,问题应该就能解决了。”
纪知府还能说什么,只能满脸担忧,看到他们二人风尘仆仆就道:
“两位大人,一路舟车劳顿,快进府衙歇一歇如何!”
“不必了,还是尽快先了解情况。”蔡大人婉拒道。
向韶对此也没有异议,“纪知府,你将具体情况详细说来,包括受灾人数、房屋损毁数量、农田受灾面积等等,咱们也好应对。”
纪知府赶忙应下,从袖中掏出一本册子,说道:“下官已经做了初步统计,受灾人数约有二十万之众,房屋损毁近万间,农田受灾面积基本上六成全毁了。”
向韶听着这些数字,眉头皱得更紧,说道:“如此严重,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既然粮库被淹,那能否从周边调粮?”
纪知府面露难色:“周边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而且雨水不断,能调来的粮食也有限。”
蔡大人踱步思索,说道:“那便先组织人力,将粮库内的抢救出来部分粮食。”
“可是,洪水还没退去,而且没有陛下的旨意……”纪知府也想可粮库大门不能开。
蔡大人随即就回道:“陛下派老夫前来就是为了赈灾,粮库大门是不能开,不代表进不去粮库,另外一条通道想必纪知府也清楚。”
纪知府自然知道,那条通道确实可以进,粮库也基本上毁了。
“下官知道,既然有蔡大人您发话,那下官就按大人的吩咐行事了!”
“纪大人,尽管放心去办。”蔡侍郎的肯定给他吃了定心丸。
向韶一路过来,自然也注意到城里的情况,“纪大人,你还是组织百姓自救,将那些道路清理出来,有了道路,接下来救灾才会便利。”
纪知府拱手道:“两位大人说的对,下官这就安排下去。”
“辛苦纪大人了!”
纪知府看他们二人神色疲惫,眼底一片青黑。稍微估算了一下,从时间上推测,这二人怕是日夜兼程赶到安南省的。
随即开口道:“蔡大人,向大人,你们二人这一路怕是都没休息,不如先去休息,剩下的事,由下官去安排!”
“那就有劳纪大人了!”向韶笑道。
“两位大人客气了,本来应该给二位接风洗尘,如今这样的情况只能委屈二位大人了!”纪知府客气的解释了一句。
“这样就很好了,不必麻烦!”蔡侍郎他们从京城来也不是为了那么一两顿饭。
纪知府也不说太多废话,当即派人去安顿蔡大人和向韶二人,而他自己则前往偏厅。
“纪大人,发生什么事了?”邬通判见他这么久才来立刻询问道。
“纪大人,您可算来了,咱们何时出发,已经等了一个时辰了!”
“实在抱歉,让诸位久等了!”纪知府春风满面的道。
“纪大人,可是发生什么喜事了?”邬通判见他这副模样询问道。
纪知府将这件事告诉他们,“是大好事!前阵子送信到京城,今日朝廷派来的钦差已经到了!”
邬通判迫不及待地问道:“大人,那钦差可有说,安南省接下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