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 > 第166章 徐阶被打压

第166章 徐阶被打压(1/2)

目录

牛达是个重情义的人,所以朱载圫才放心将其留在身边,小莹的事对牛达来说,其实也是一个考验。

现在的牛达虽然患得患失,但也算是通过了这次考验……

今天是会试放榜的日子,整个京城都是热闹非凡,明朝会试是明朝科举制度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因为会试中榜的贡生皆可参与殿试,且殿试没有落榜之称,只是对所选出的贡生进行重新排名而已。

而作为泰宁朝的第一届科举,这次会试更是意义非凡。

朱载圫也是个爱看热闹的人,所以早早便换好衣服,去了礼部南院看热闹。

往年科举,一般都是录取三百人,但这次朱载圫却提高了上限,只录取二百人。

相对而言,这次科举的含金量也更高一些。

曾几何时,朱载圫也曾抱怨过明朝的八股文,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几个部分。

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多一字不行,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因为四书五经里面字数有限,各级各类考试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的题一般是不能再用的。

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

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何况学生呢?

着名的大儒宋濂形容过八股选出来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活脱脱一副无用的白痴、书呆子。

但反过来想想,在固定思维、固定模式下还能写出优秀文章的学子,又何尝不是人才呢?

正如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写道“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所以八股文虽然禁锢思想,但同时也有利于国家选拔顶尖人才,就像杨廷和、杨一清、王守仁这些名臣巨擘们,哪一个不是擅长八股文的高手?

至此,朱载圫觉着现在没有必要更改这早已成熟的科举制度。

要想动摇科举的地位,还要等到皇庄里的那些孩子长大,朱载圫希望这些孩子可以做到学贯东西,然后慢慢的扩大影响力,形成有一个新的学派,到那时方有机会将禁锢人心的“理学”扫进垃圾堆里。

朱载圫来的已经够早了,但到了礼部,方才发现这里已经挤满了人,堪称是人山人海。

礼部尚书毛澄就在不远处的阁楼上,欣慰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这些新科进士就是大明朝的未来,有他们在,大明文脉不断。

就在此时,毛澄看见了一个年轻人正冲着自己招手,毛澄大惊失色,因为这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朱载圫。

毛澄不敢怠慢,连忙下楼亲自去见朱载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