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第十三日终结(照仸镜)(2/2)
在世界真正改朝换代前,她们会在嘴上夸大其词,痛骂雄人和伥鬼。
然后借口“了解敌人”去靠近雄人,再借口“不能暴露”而安心围绕敌人身边。
这种人对于「非伥鬼的同行者」是最苛刻的,若是犯错,她会骂的比谁都狠。
这样的人通常很难令人察觉不对劲——
她们很爱拉帮结派,那些受到蛊惑的会像信奉神明般信奉她们。
还有一部分特殊的群体会靠近她们——被诬陷者。
人性如此。
受到莫须有的恶意和诬陷时,没有强大的心脏和天然喜欢对抗的性格,很容易为证明“清白”去讨好“诬告者”。
被诬陷者也并非故意,只是因为孤立无援,太迫切想要融进某些群体中。
诬告者也正是拿准这种心思,对她们进行精神控制,让她们陷入“自证陷阱”。
最后大概率会成为诬告者的追随者。
只要诬告者开始说软话。
在男社这是非常常见的博弈,许多女人学到了这一套,转而用来对付涉世未深的其她女人。
她们对于什么母系社会并不真的感兴趣。
实际上她们要的不是「女」,是「权」。
她们要当那个女社中的皇帝,必然会站在真正母系的对立面。
事到如今,她们清楚自己的愿望不会成真。
所以会想办法吸纳更多追随者,稳固自己的权威地位。
这就像男社打造的娱乐圈,她们把「女权」拟人化,当成娱乐明星,而自己则担任大粉的职责。
不断洗脑、不断打压、不断威胁,从前红色军团做什么,她们就会效仿去做。
她们大多时候也意识不到,自己做的事,是在控制她人。
这像一种天赋,一种雄人基因入侵的「天赋」。
但时代不同了,权力只是手段,她们的确可以通过那种方式吸纳同盟;
可权力不是目的,她们不能在如今的女社,还试图牢牢把控她人思想。
这种做法,跟雄人唯一的区别是她们没有某个器官。
所以姬豪尔从踏出新大陆的那一刻,就秉持着“拒绝团体化”的观念。
因地制宜,不同时代要用不同的方式。
抱团是为在危险的地方活下来,到了安全地,她们仍然是不同的个体。
必须要学会尊重她者意志,只要那个「她者」并非敌人。
“怎样分辨这两类人?”
舒然问舒婴,她的手抬在胸前,随时准备记录。
自从舒婴出狱后,她就格外信服舒婴。
虽然舒婴说过很多次:“你不用这样,我相信你会做出对的选择,人生的容错率很高,偶尔犯错没关系。”
但舒然不想再发生类似的事,她担心会再次冤枉她人。
毕竟这其中的界限很难拿捏,而且人的思想总是在变化的。
舒婴敲着烟斗呷了一口:“当一个人面对问询时,表述越少,立场越鲜明。”
“能举个例子吗?”
舒婴的目光深邃,嘴角挂上若有若无的笑:“不是有人通报,在主力军中发现了一些雄人吗?”
不仅如此,根据波伏瓦的记载,已经有女人蠢蠢欲动。
她们竭力向身边亲近的人夸赞少数雄人,仿佛发现了不得了的珍宝。
说牠们有远见有眼光,比同性别的雄人好太多。
还说牠们挥刀砍向「敌人」时比她们用力,总之用许多溢美之词夸赞牠们的怪异举动。
事后复盘时,吴语杉、舒然为首的人,甚至不知道牠们是怎样混进主力军中的。
“嗯,可是关雄人什么事?这是我们女人内部的矛盾,牠们没资格置喙。”
舒婴稍稍整理衣襟,把烟斗插进后腰,从容走出宅门:
“很高兴你时刻保持这个想法。不过牠们有时会成为照仸镜,用来反射不同人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