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捷报(2/2)
他一边说着,一边整理着手中的文书,准备进宫面圣。
消息传开,整个京城瞬间沸腾起来。
大街小巷之中,百姓们奔走相告。
无论是平日里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还是饱受生活艰辛的穷苦老百姓,此刻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茶馆里的说书人,已经开始激情澎湃地讲述着前线的英勇战事,听众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时发出阵阵喝彩。
乾清宫内。
崇祯皇帝正坐在御案前批阅奏章,他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坚定。
当王承恩将捷报呈递到他面前时,崇祯接过捷报,目光急切地扫视着其上的文字。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上渐渐露出惊喜之色。
突然,崇祯高兴地起身,双手微微颤抖,在殿内来回踱着步子,那步伐轻盈而又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听闻这一消息,个个喜笑颜开。
大太监王承恩满脸笑容,眼中满是激动和盼望,由衷地说。
“陛下,这皆是皇上您日夜励精图治的结果啊!皇上的雄才大略、深谋远虑,如今得以实现,实乃大明之幸,天下之幸!”
他微微弓着身子,头低低地垂下,语气极为恭敬。
崇祯听后,仰头大笑道:“好啊!朕盼这一刻许久了。终于打了胜仗,还斩杀了后金鞑子的两个贝勒。
朕定要好好赏赐前军将士,让他们知道朕的恩宠与感激!”
他的笑声在宫殿内回荡,充满了自豪与欣慰。
王承恩赶忙附和道:“陛下体恤将士,此乃大明之福。将士们必当感恩戴德,更加奋勇杀敌,为陛下效命!”
崇祯微微点头,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袁可立真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老督师这一招棋走得妙啊!
居然想到卸下船炮去攻打后金的炮营,为明军主力清除了障碍。
打仗,就是需要袁可立这样有勇有谋、深谋远虑之人。”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与钦佩,仿佛看到了前线战场上袁可立指挥若定的英姿。
王承恩在一旁点头如捣蒜,说道:“陛下圣明。袁督师确实智谋过人。此次明军主力亦是威武不凡,尤其是那勇卫营。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打出了我大明精锐之师的威风!这都是陛下亲自练兵的结果!”
崇祯高兴地连连点头:“对对对,都要赏赐!承恩,就按着正化呈上来的折子,来依次赏赐。
所有参与前线作战的人员,不管是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是默默付出的民夫,都要重重有赏!
包括负责后勤调配的户部、兵部,他们也是功不可没。”
王承恩俯身向前,双手恭敬地接过崇祯手里的奏折战报,说道:“是,陛下。奴婢定当妥善安排,让每一位有功之人都能感受到陛下的隆恩。”
王承恩稍作停顿,又问道:“陛下,这多尔衮、阿济格两个王八蛋的首级该如何处理?”
崇祯听到这话,微微皱眉,眼神中流露出厌恶之色,他望了一眼地上躺着的多尔衮、阿济格的首级。
冷冷地说道:“把这两个脑袋挂在午门外,让百姓们都好好看看,这就是侵犯我大明的下场!
让百姓们也一同分享这胜利的喜悦,感受我大明的威严!”
王承恩连忙领命:“是,陛下,奴婢这就去办,定让此事办得妥妥当当,以彰显陛下之威。”
说罢,王承恩倒退着走出乾清宫,前去安排相关事宜,而崇祯依旧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赏赐的旨意立刻下发,所有前线的将士赏赐有所提高,前线所有明军士兵每人赏银二两,包括登莱水师将士。
百户、千户、游击、参将、总兵等统帅指挥依次提高赏赐银两。
另外斩首俘虏敌军人数,额外奖励!
后勤辎重的押运兵和民夫每人赏赐一两白银,例如留守七镇的大明将士也每人赏赐一两白银。
皇上下旨嘉奖内阁和六部,尤其是户部和兵部,调配得当,嘉奖登莱督师袁可立和孙元化。
旨意下达,赏银由国库拨款,即可押运银车去各处赏赐。
袁可立收到方正化侍卫的口信,得知明军剿灭了女真伏兵,顿时松了口气。
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此乃众将士英勇奋战之成果,实乃大明之幸。”
此时,沈世魁骑着高头大马飞奔而至,马蹄扬起一片尘土。
他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大步走进督师府。
抱拳问道:“督师,后金伏兵已经剿灭,是否将炮营撤回船上?”
袁可立微微摇头,神色镇定,他抬手轻轻一挥,不紧不慢地说道。
“不急,让陆地水师就地驻扎,且待朝廷进一步指示。
如今局势虽暂稳,但仍需谨慎行事,不可轻举妄动。”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睿智。
沈世魁领命,转身欲去安排。
袁可立叫住他,脸上浮现出一丝关切与体恤,语气温和地说道:“士兵和民夫今日皆辛劳非常,传令下去,今晚让他们都吃上大肉,赏银可去文书那儿领取。”
沈世魁一听,原本因战事花销而略显忧虑的脸上顿时喜笑颜开,眼睛亮了起来。
爽朗地拜倒在地:“谢督师体恤下属!督师如此关爱将士,将士们必当肝脑涂地,以报督师之恩!”
言罢,他兴高采烈地离去,脚步轻快,那背影仿佛都带着愉悦的气息。
袁可立望着沈世魁离去的方向,微微点头,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知,这些士兵和民夫乃是大明的根基,唯有关爱体恤他们。
才能让他们在这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坚守信念,为大明的安宁与荣耀奋勇拼搏。
他缓缓踱步至窗前,望着远方的营地,营地中炊烟袅袅升起。
士兵们的欢声笑语隐隐传来,那是一种在战火间隙难得的祥和与温馨。
内阁三大臣成基命、毕自严、范景文,又得到皇上的旨意嘉奖和赏赐,自然高兴。
户部和兵部又是毕自严、范景文两人兼管的,这是皇上对他们内阁三位大臣的能力的认可。
内阁大臣们做起事,就更加卖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