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独治大明,脚踹士大夫 > 第181章 架炮!

第181章 架炮!(2/2)

目录

指挥水师与炮船作战,登莱之地则由孙元化坐镇坚守。

袁大人在信中告知,他们将以炮船之力轰炸后金鞑子的伏兵,尤其是那令人头疼的炮营。

一旦确定后金炮营的方位。便会以千炮齐发之势,持续轰炸半个时辰。

为我军扫除前行的障碍。并且,袁大人还言明,待我军听到大明的炮响之后。

便可即刻整顿军队,半个时辰之后,便向敌阵伏兵发起冲击。

为便于辨别是否为己方炮火,将以三连发响炮作为信号。

接连三次这样的三连发炮声响起,那便是我大明的火炮在怒吼。”

众将领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皆露出了惊喜交加的神情。

原本因战局胶着而略显萎靡的士气,瞬间如被点燃的烽火一般,熊熊燃烧起来。

袁枢更是激动不已,他的双眼瞬间明亮起来,闪烁着兴奋与自豪的光芒。

那是对自己父亲的崇敬与信任交织而成的光芒。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内心澎湃的情感所哽住。

他的心中满是欢喜,为父亲能够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感到无比骄傲。

然而,在那喜悦的深处,又隐藏着一丝心疼。

他深知父亲年事已高,本应在后方安享晚年,如今却依然奋战在最前线,承受着战争的艰辛与风险。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虑与关切,那目光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落在了正在辽东海域指挥作战的父亲身上。

方正化整了整自己的官服。

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他的脸上带着坚定与自信的神情,目光威严地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

声音洪亮而有力地发出命令:“众将士听令!以水师火炮为号,待轰炸半个时辰过后,我大军一同进发。

吴襄!率你部士兵作为前锋,为大军开路;

宣大七镇将士居中,稳住阵脚,协同作战;

勇卫营负责殿后,确保我军后方无虞。

此次务必剿灭后金伏兵,而后进军支援大凌河,扬我大明军威!”

众将领齐声领命,声音响彻整个营帐。

他们的脸上皆洋溢着昂扬的斗志,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与坚定的信念。

吴襄抱拳于胸,高声道:“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言罢,转身大步走出营帐,身姿矫健而决绝,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敌人的心尖上。

宣大七镇的将领们相互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默契与决心。

他们整齐划一地抱拳行礼,而后率领各自的部下有序地退出营帐,脚步声沉稳有力,似在宣告着他们的实力与信心。

勇卫营的将领们则个个摩拳擦掌,热血沸腾。

他们虽负责垫后,但那眼中的战意丝毫不比前锋逊色。

在黄得功的带领下,他们如同一群即将出笼的猛虎,充满了力量与威慑。

袁枢也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对父亲的担忧,将那复杂的情感化作了战斗的力量。

他跟随在众将领身后,步伐坚定而沉稳,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在这场战役中奋勇杀敌,为父亲争光,为大明的荣耀而战。

营帐内很快便只剩下方正化一人,他望着将领们离去的背影,眼神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

他缓缓走到营帐中央的地图前,目光凝视着地图上标记的大凌河以及后金伏兵的位置。

喃喃自语道:“袁大人此举,真可谓是雪中送炭。此役,我大明必胜!”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远方闪耀。

海风呼啸,吹得战船的旗帜猎猎作响。

袁可立身姿挺拔地伫立在崭新战船的船头,他的白发在风中肆意飞舞,面容冷峻而坚毅。

双手紧紧地握着那只珍贵的望远镜,将其举到眼前。

对准朝廷所通报的后金伏兵所在之处,全神贯注地凝视着。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专注,仿佛要用目光穿透那层层山川旷野,揪出隐藏其中的后金鞑子。

那望远镜的镜片后,是一双饱经战火洗礼却依然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这双眼睛里只有对敌人踪迹的探寻。

然而,良久之后,袁可立缓缓放下望远镜,脸上露出一丝失望的神情。

望远镜里,除了连绵起伏的旷野与沉默矗立的山川,再无其他,后金鞑子显然隐蔽得极为出色,没有露出丝毫马脚。

他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带着一丝不甘,却又迅速被坚定所取代。

袁可立转身,大步迈向船舱,脚步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进入船舱后,他立刻对侍卫说道:“去,将地图取来。”声音简短而干脆,带着指挥官特有的威严。

待地图在桌案上展开,袁可立微微俯身,拿起一支笔。

神情专注地在辽东地图上仔细标红了一处,随后又拿起西洋圆规,动作熟练而精准地在纸上勾勒出后金鞑子大概的位置范围。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地图上那片区域,眉头微皱,似乎在脑海中思索着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片刻之后,他直起身来,声音洪亮而果断地下令:“让船工和士兵们卸炮下地,从锦州登陆开始,向伏兵区域推进五里地!”

幕僚在一旁听闻,顿时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急忙上前劝阻道。

“督师,这战船火炮下地,若是中了埋伏,可就得不偿失啊!”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恐惧,声音微微颤抖,双手也不自觉地在身前挥舞着。

袁可立却神色沉着冷静,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幕僚。

缓缓说道:“兵行险招,后金鞑子都敢在咱们大明境内架炮,老夫也要让他们尝尝孤军深入的代价。

明军有重炮之处必有重兵相随,他们知道这个道理,不敢轻举妄动,不必过于担忧。”

他的语调平稳,却有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命令水师五千人上岸护卫大炮,由沈世魁率领,其余五千人仍然留在船上等候战机!

告诉沈世魁,如有闪失,提头来见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