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独治大明,脚踹士大夫 > 第178章 朝着锦州方向

第178章 朝着锦州方向(1/2)

目录

吴襄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行吧,你去安排。不过我可告诉你,我是真不信会有什么伏兵。”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肉,大口嚼了起来,腮帮子鼓鼓的,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忧虑。

吴三桂得令,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转身走出营帐,站在营帐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

大声传令:“来人啊,将士兵们分成十个小队,每队五人。即刻出发,搜索打探锦州和大凌河城中间区域。

务必找出后金鞑子的踪迹。如有懈怠,军法处置!”他的声音在营帐间回荡,透着一股威严与果断。

士兵们迅速集合,整齐地排列在吴三桂面前。

吴三桂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此次任务艰巨,关乎我军生死存亡。大家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出发!”

说完,他率先跨上战马,带领着士兵们朝着锦州和大凌河城之间的区域疾驰而去。

而吴襄则独自坐在营帐内,继续喝酒吃肉,但心思却已不在这酒肉之上。

他时不时放下酒杯,倾听着帐外的动静,心中暗自担忧着吴三桂的安危。

同时也对朝廷的旨意满腹狐疑,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朝廷的不满,又有对未知战局的担忧。

宁远卫所内,吴三桂面色凝重,眼神坚定地站在十队探子兵面前。

他身姿挺拔,一身戎装在阳光下闪耀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披风随风猎猎作响。

“此次锦州探察,关系重大,尔等务必小心谨慎。”

吴三桂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探子兵的脸,“每人骑两匹马,马歇人不歇,迅速赶往锦州,不得有误!”

说罢,大手一挥,示意出发。

探子兵们齐声应和,个个身姿矫健地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

马蹄声如雷般响起,瞬间扬起一片尘土,他们如离弦之箭般朝着锦州疾驰而去。

经过一番疾驰,探子兵们抵达锦州境地。

此时,吴三桂抬手示意放缓速度,他眉头微皱,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锦州到大凌河之间,就是朝廷所说的,乃后金鞑子伏兵之地,大家切莫掉以轻心。”

有探子兵上前抱拳问道:“将军,此区域广袤无垠,可有搜索要点?”

吴三桂微微仰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后金欲埋伏我大军,主粮道定是关键。

你们前去打探,务必小心,切不可惊动敌军。若遇敌军,切勿缠斗,速回通报。”

探子兵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决然,正要策马而去时。

吴三桂上前一步,大喝一声:“且慢!”

他表情严肃,眼神犀利地盯着众人。

“后金兵力定不止一处,有步兵亦有骑兵,甚至可能有炮营。

你们只需寻得一处踪迹即可,且他们相距不会太远。

记住,莫要被俘虏,安全归来才是首要。”

言罢,吴三桂率先下马,身姿轻盈地落地,同时将身上的累赘装备卸下,只留一把贴身佩刀与必要干粮。

探子兵们见状,也纷纷效仿。

吴三桂一边检查着自己的装备,一边再次叮嘱:“时间尚有余裕,切勿急躁。务必将这片区域仔细搜查。”

探子兵们迅速分成十组,每组五人,以粮道为中心,呈扇形散开,小心翼翼地向四周探寻。

他们猫着腰,脚步轻盈,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迹象。

与此同时,宣大七镇的兵力已在刘一正、袁枢和何可纲的率领下集结完毕。

五万六千精兵整齐排列,盔甲鲜明,刀枪林立。

刘一正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魁梧,面色沉稳,他大手一挥。

高声喝道:“出发,目标锦州城!”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前开进,前军探子与暗哨如鬼魅般穿梭往来,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紫禁城里,乾清宫内。

气氛凝重而肃穆。

崇祯皇帝身着玄色龙袍,那绣着张牙舞爪金龙的袍身,在透过窗棂的微弱光线映照下,隐隐散发着威严的光泽。

他头戴黑色翼善冠,面庞冷峻,双眸深邃,似藏着无尽的忧虑与思索,此刻正背手静静伫立在龙案前。

当值太监王承恩垂首弯腰,侧身立在一旁,眼睛始终盯着地面,大气都不敢出。

整个宫殿安静得只能听到偶尔传来的衣料摩挲声。

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则直挺挺地跪在地上。

他的身姿低伏,额头轻触着地面,跪姿极为恭顺谦卑,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像。

唯有微微颤抖的衣角透露出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崇祯沉默良久,一言不发。

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前方某一点,思绪似乎飘到了遥远的辽东战场。

王承恩偷偷地用余光快速瞥了几眼皇上,见其神情严肃,赶忙又收回目光。

喉咙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许久之后,崇祯终于缓缓回过身来,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在殿内来回踱步。

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整个大明江山的重量。

随着他的走动,衣摆轻轻摇曳,带起一阵细微的风声。

“正化,勇卫营都准备妥当了吗?”

崇祯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打破了殿内令人窒息的寂静。

方正化身子微微一震,连忙恭敬地回道:“回陛下,勇卫营准备妥当,一切听从陛下旨意!”

他的头依旧低垂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崇祯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连说了几个“好”字。

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稍稍驱散了些许压抑的气氛。

“辽东局势关乎整个大明的兴衰,此次和后金鞑子交手,勇卫营千万要小心谨慎。”

崇祯一边踱步,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担忧。

方正化连忙小心翼翼地应道:“陛下圣明,奴婢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