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从并州开始争霸天下 > 第126章 王佐之才

第126章 王佐之才(2/2)

目录

“军师,一切但凭你做主便是。”吕布想都没想,便点头答应了。

“那就有劳徐军吏了。另外,我和魏将军各率五百并州狼骑,分别担任左右两翼,你看如何?”

“好,就这么办!”

***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吕布便率领两千并州军,与十万黑山军对峙于乌阳城外。

吕布军早已拔营起寨,只留下空荡荡的营地,仿佛是在向黑山军表明,他们已经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

黑山军主将张燕,远远地观望着吕布军的阵势,心中暗暗吃惊。

“看来吕布是打算破釜沉舟,与我们决一死战了。”

张燕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吕布,但他从部下的描述中,也能够想象得出,吕布是一位何等可怕的对手。

“不过,如果能够趁着吕布不在,一举击溃他的军队,那就算只有两千人,也足以让兄弟们士气大振。”

张燕并不知道,他心目中那个“不在军中”的吕布,其实就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他误把一直跟在吕布身边的陈宫,当成了吕布。

在张燕看来,吕布军现在已经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他们放弃了营寨,将所有兵力都投入到正面战场,这恰恰说明,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殊不知,吕布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死守乌阳。他之所以选择主动出击,只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援军罢了。

吕布军摆出的,是一个倒“品”字形的阵型。

最前方是徐晃率领的一千步兵,作为中军;左右两翼则是吕布和魏越各率领的五百并州狼骑。

贾诩不放心吕布和魏越,所以选择跟随徐晃一起行动。

他知道,这两位主,一个比一个冲动,一个比一个喜欢冒险。万一他们杀红了眼,深入敌阵,那可就麻烦了。

“两位将军,此战的目标,并非斩将夺旗,而是尽可能地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切记,不可恋战,更不可追击!”临战之前,贾诩再次叮嘱道。

“军师放心,我们省得!”

“你就放心吧,有我在,保证完成任务!”魏越拍了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道。

贾诩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两位主,能够管住自己的冲动。

“呜——”

随着一声低沉的号角声响起,十万黑山军,如同潮水一般,向着吕布军发起了进攻。

“驾!”

吕布一夹马腹,赤兔马顿时化作一道红色闪电,冲向敌阵。

“将军,黑山军的帅旗,就在那里!”并州狼骑副将吴铮指着远处一面绘着燕子图案的旗帜,大声说道。

“什么?那就是他们的帅旗?”吕布定睛一看,顿时皱起了眉头,“这也太寒酸了吧?连个字都没有,就画只燕子,是什么意思?”

“将军有所不知,张燕的‘燕’字,就是燕子的‘燕’。黑山军大多是些目不识丁的粗人,自然看不懂文字,所以只能用图画来代替。”吴铮耐心地解释道。

“原来如此。”吕布恍然大悟,“我还以为他们是想用燕子来羞辱我呢,原来是我想多了。”

“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动手?”赵云早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

“别急,先让黑山军尝尝并州狼骑的厉害!”

吕布说着,从吴铮手中接过方天画戟,高高举起,指向黑山军的帅旗。

“儿郎们,随我冲锋!”

“杀——”

吕布一马当先,率领着并州狼骑,如黑色旋风般杀入敌阵。

左右两军分别以略微倾斜的角度,向着敌阵中央冲去。看到这一幕,中军的贾诩轻轻挥动羽扇,徐晃心领神会,立刻指挥着一千步兵,撤离了战场。

说是撤退,其实更像是战略转移。徐晃率领着步兵,目标明确地朝着西边那处山坡移动。

那处山坡的地势十分险要,西侧是高耸的山峰,易守难攻,是绝佳的防守阵地。

黑山军的阵型,则是按照各个山寨的番号,排列成了一条长蛇阵。由于黑山军本就是乌合之众,缺乏训练,所以只能按照山寨各自为战。

因此,与其让他们组成复杂的阵型,倒不如让他们各自为战,反而更能发挥出战斗力。

黑山军总首领张燕的身边,站着一个浑身被烧伤,面目狰狞的汉子。他原本站在张燕的左侧,却被张燕伸手示意,让他站到右侧去。

那汉子立刻从左侧挪到了右侧。原来,他只有右侧面容被烧伤,左侧还算完好。

“这样看起来顺眼多了。”张燕满意地点了点头。

“大首领,让俺左髭文八,去打头阵吧!”那汉子瓮声瓮气地说道。

“怎么突然想起来要上阵杀敌了?”张燕有些好奇地问道。

“俺这张脸,在战场上,可是能吓破敌胆的!”左髭文八得意洋洋地说道。

“也对,你这副尊容,的确够吓人的。去吧!”张燕哈哈大笑。

黑山军先锋大将左髭文八,拍马舞刀,朝着吕布冲杀而去。

吕布正杀得兴起,突然发现一个黑山军将领,气势汹汹地朝着自己冲了过来。

“让我左髭文八来会会你!”那将领声如洪钟,震耳欲聋。

“你就是取我性命之人?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吕布冷笑道。

“哼!拿着方天画戟,就以为自己是吕布了?”左髭文八不屑地说道。

“放肆!我若不是吕布,还能是谁?”吕布怒喝道。

他被左髭文八的话,搞得一头雾水。不过,这里是战场,除了杀敌,其他的都不重要。

左髭文八虽然在黑山军中恶名昭彰,但在吕布眼中,不过是个无名小卒罢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