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四合院开始的年代文穿越 > 第143章 英雄的民族

第143章 英雄的民族(2/2)

目录

先用双手接过酒碗,先用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敬天!

再用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敬地!

最后用无名指蘸酒,抹在额头上,表示敬祖先…

弄完这一套后冯辰还问孟阳:“大哥!我做的对吗?”

孟阳笑着说道:“你这是蒙古族的喝酒礼节,不过也行!”

接着孟阳又小声的说道:“现在还没消停,不然今天怎么着也得给你弄个银碗喝酒。”

冯辰也好奇的问道:“自家的东西也收啊?”

孟阳解释道:“不是收,是怕人看到‘点炮’。”

冯辰拿起割肉的小刀,看了看说道:“这割肉的小刀也是个老物件吧?这还镶着银线呢!”

“这东西属于生活用品,别人也说不了什么。”

这时冯辰又看到墙上挂着的熏鱼,好奇的问道:“欸!嫂子也吃鱼吗?”

孟阳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熏鱼回道:“你说的那是蒙古人不吃鱼和兔子。”

“在蒙古人的心中,鱼是蒙古马的灵魂,蒙古马是蒙古人的好朋友,因此不吃鱼以表达对蒙古马的尊重。”

“此外,古时不吃鱼也是为了预防水源被投毒,保护自已和马匹的安全。”

“但是你嫂子父亲是鄂伦春族,母亲是蒙古族!”

“而且??鄂伦春族是以狩猎和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渔猎民族。”

“他们以前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森林地带,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他们主要依靠狩猎和捕鱼为生。?”

“哦!了解.了解...”

一旁的乌娜吉也开口附和道:“现在一切都是集体的,也不让随意出去打猎捕鱼了。”

此刻冯辰好像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嫂子是鄂伦春族!我记得好像也属于索伦三部吧?”

孟阳听了之后,笑着说道:“你还知道这个呢!说的没错...”

这是乌娜吉也开口说道:“不过严格来说,‘索伦’也并不单指止我们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三族,前清时期的编制是八族!”

还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索伦是天上来临之意,为古通古斯族,肃慎遗裔,满人之先祖。

一种认为,索伦称谓,是女真族于17世纪初叶。

在东北再次复兴时,把黑龙江上游的鄂温克人,被认为是另一地区的女真人。

而以地域概念用满语称为“索罗乃”,(意为“河上游”)的“索莪罗”(“自由民”之意),逐渐转化为“索伦”。

索伦八部的由来是因为,清代中后期满洲八旗疲弊。

而黑龙江驻防八旗官兵能征惯战,为维护国家稳定和边疆安定立下汗马功劳。

其中以索伦、达呼尔、鄂伦春等最为强悍,战将如云、战功显赫。

图袭紫光阁者大有人在,有“索伦骁勇闻天下”的美名!

当时有一个特别现象~在黑龙江不问民族,概称索伦,各民族都喜欢以索伦自号。

因当时东北是驻防八旗体制,黑龙江将军辖区八旗。

由满洲、汉军、索伦、达呼尔、俄伦春、毕喇尔、巴尔虎、厄鲁特8个民族部落组成。

号称黑龙江“八大围”或“八部落”,又称为“索伦八部”。

“索伦,也称唆龙、索龙、梭隆等,是清代少数民族语言,意为生活在山林的人~简称‘林中人’。”

“索伦是部落、是民族、是勇士,索伦是地方也是人名!”

冯辰听了之后端起酒碗,对乌娜吉说道~

“嫂子!先不谈前清的事,单论你们索伦部众,北征S俄,南讨N泊尔,西平准噶尔和其他地区的叛乱。”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完整,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这碗酒我敬你!”

乌娜吉听了也很感动,端着酒碗激动的说道:“国家还记得这些事?可这都是前清时期的事了...”

冯辰点点头又说道:“不管在什么时期,只要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做过贡献的,国家都会记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