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家的温馨(2/2)
冯辰也没有见过大酱块,前世老家豫东在他记忆中。
只腌制过西瓜酱豆、还有番茄酱、腌黄瓜、萝卜干,还真没见过这个大酱块。
孟月拿下了一块,上面都有点长毛了。
小长青马上指着大酱块说道:“妈妈!这个东西坏了,发霉不能要了!”
孟月解释道:“没事!这是下大酱用的,刷一刷还能用。”
冯辰此刻也想起来,前世自家腌制酱豆和黄瓜也有这现象。
这时孟月就给小长青,开始讲这些大酱块的制作方法。
小长青听到很认真,还不时的提出问题:“妈妈!这个大酱块难做吗?”
孟月想了想回道~
“从挑选黄豆开始~筛黄豆,簸黄豆,挑黄豆,烀黄豆,怼黄豆,做酱块子,做好的酱块放在被橱上,春天的时候就可以下大酱了!”
“妈妈!那做好的大酱好吃吗?”
孟月笑着回道:“那可是太好吃了,妈妈是一个东北人,对东北人来说!”
“如果有一个东北人,说他不爱吃肉我信,但他要是说不爱吃大酱,那他十有八九是个假的东北人。”
“而且东北大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隋唐时期,靺鞨人就种豆制酱,《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了“栅城之豉”,这个“豉”字指的就是豆鼓。”
“据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之后,开始对明朝征战。”
“在征战的时候,都会向女真部落寻集一些豆酱,没时间了就打饭包吃。”
“方便快捷的大酱于是就成为了,八旗将士们行军中的必备物资,在行军打仗的时候,火头军也总是会带上大酱。”
“于是后来流传一句俗话~“兵马未动,大酱先行”!”
“在后来满族人民搬家的时候,总是先将大酱块子优先搬上车,以此来表示大酱先行。”
“可见这东北大酱,在满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如果一个老东北人,多年漂泊在外,那蘸酱菜一定是他魂牵梦绕的食物之一。”
“就算是没有经过油炒加工的生酱,也会让人黯然销魂!”
“一撮野菜或是葱,白菜,香菜啥的,随意点那么一下,就已经唇齿留香了。”
“那本来微苦的、辣的菜、只要佐了大酱,也变得五味调合,恰到好处了。”
就在孟月给冯辰和儿子,正说着东北大酱的时候。
孟母喊了一声:“闺女来帮我烧火,我要开始炒菜了!”
冯辰听了很感兴趣,连忙说道:“我来,我来!”
前世自已小时候,在奶奶家也烧过地锅。
那时家里的地锅旁,还有一个风箱,一边烧火一边拉风箱。
灶里的火呼呼地,一下就起来了。
后来日子过的好了,大家都用煤气灶也就没人烧地锅,风箱也就渐渐消失了...
这次在孟月家又能体验一把,冯辰觉得还挺有意思。
就连小长青也跟着冯辰,来到地锅边看着冯辰烧火。
还帮着拿玉米杆、玉米芯,往火里丢。
孟母还逗他说着:“小孩玩火尿炕哈...”
冯辰听了笑着回道:“哈哈!看来‘小孩玩火尿炕’这话哪里都有,我小时候也听过家里老人说过。”
孟母也笑着说道:“这话也就北方烧炕的地方才有,也不知道南方冬天烧不烧炕!”
冯辰看着门口的老黄狗,好像想起了什么又说道~
“我小时候家里老人还不让逗狗,总说骑狗烂裤裆!”
孟母哈哈大笑着说道:“对对对...我们这也有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