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播出(2/2)
龙一取下眼镜,揉了揉干涩的双眼。
《悬崖》前两集叙事节奏舒缓,内容铺展并不繁杂。
第一集着重点在周乙与顾秋妍的初次会面,以及以高彬为首的特务群体对二人的反应。
第二集则是周乙和顾秋妍日常相处的细枝末节,从两人如陌生人般的疏离起,徐徐展开。
龙一挠着下巴,在他看来,《悬崖》具备了电视剧收视率注定不会好的重要元素,慢。
这是一部节奏极其缓慢的谍战剧。
与《黎明之前》和《潜伏》相比,《悬崖》前两集的冲突不够强烈,缺乏足够的戏剧张力。
优点是姜韦在镜头上可谓煞费苦心。
例如第一集中,刚见面不久的周乙和顾秋妍在家中谈话。
进屋后的首个镜头便是大全景,画面持续十来秒,镜头几乎静止不动,随后才缓缓拉近。
在许多观众眼中,无疑是导演故意拖慢节奏、凑时长的表现。
但身为编剧的他,算半个行内人,深知这并非所谓的拖节奏。
而是电视剧领域中费力不讨好的深层次镜头语言表达。
大全景,且是远景。
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顾秋妍对周围环境的不信任、不安全以及孤独感。
紧接着,镜头极为缓慢地推进,暗喻着两人关系从最初的疏远,开始极为缓慢地靠近。
类似的有不少。
第二集中,周乙察觉到院子里有人,便出门查看。
此时镜头的视角并非以周乙为主,而是以环境的视角呈现。
灯光率先亮起,周乙才走入画面。他是进入这个环境的人,环境成为主导,他既被镜头所观察,也被环境审视,同时也被观众注视。
这种大全景的展现方式,一直持续到他走进车子,慢慢掀起后备箱,镜头才给了一个手部特写。
前两集的镜头切换非常少,节奏非常缓慢。
但是对环境的神秘、不安全的塑造,以及人物在其中的警惕,孤独……都通过镜头语言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正是如此,龙一也愈发担心。
因为观众不懂这些,绝大多数观众心态是浮躁的,他们渴望感官上的刺激,迫切的需要剧情快速推进。
近年来,粗制滥造的狗血剧收视数据不断攀升,多多少少与此有关。
所以,龙一打心底觉得姜韦和陆远等人的胆子很大。
在快节奏的电视剧市场环境下,反其道而行之,拍摄一部节奏缓慢的作品。
毫无疑问,《悬崖》是一部好片子,但龙一心中仍存担忧。
观众会不会买账
“你怎么了”妻子见他愁眉不展。
龙一如实回答。
“哈皇帝不急太监急。”妻子笑出声。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但你是不是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主演!”
龙一猛地一拍脑门:“对啊,换一个人主演,观众或许早就失去耐心,但陆远主演,观众的忍耐度肯定会高很多。”
他沉吟数秒,掏出手机,想看看网上关于这部剧的报道。
夸赞的人很多,画面精致,陆远演技精湛,周乙是最有腔调的特工。
“刚看完电视剧《悬崖》前两集,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好戏,就是能不能快点,真想一晚上全看完。”
“哈尔冰雪景好美,我决定了,寒假和父母去哈尔冰旅游!!”
“妈呀,周乙可太有魅力了,说实话,余则成和刘新杰我都没太大感觉,唯独这款我好喜欢。”
“顾秋妍蠢货,猪队友一个!”
龙一默默翻着,不出所料,他也看到了许多质疑声,尤其是针对节奏问题。
“天呐,前两集说了个啥”
“感觉这部谍战剧很难啃的样子。”
龙一不确定是不是水军在故意带节奏,想了想,他也发了一条博文。
“常见的谍战剧分为两种,一种是枪声隆隆、飞檐走壁的动作式谍战剧,一种是我方高大威猛,敌方阴险愚蠢的冷战式谍战剧。”
“近年来为了收视率,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这两种模式愈发狗血套路。不能盲目的怪编剧,在狗血带来收视率、收视率带来广告的今天,为了温饱,大伙只能如此。”
“我曾数次批判电视行业克隆成风、狗血横行,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自己对国内的谍战剧感到失望。但《悬崖》不一样,打一开始就走了另一条路,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勇气。”
“无论是否由陆老师主演,我都由衷希望《悬崖》这类慢节奏的剧,能被更多观众喜欢和接受,至少可以告诉电视行业,创新依旧是硬道理,好好拍戏依旧不怕被埋没。”
“.”
陆远简单浏览一圈网上关于《悬崖》的消息后,将手机息屏。
好坏皆有,他并不在意,数据要明天出炉,现在说什么都太早。
且才两集,现在就下定论,还早的很。
实际早在《悬崖》剧本尚处于大纲阶段,姜韦便找圈内知名编剧提建议。
许多人觉得这部剧非常冒险,要么大成,要么大败。
可陆远和姜韦都不觉得。
姜韦坚信这部剧一定能成,因为不是所有观众都喜欢俗套。
喜欢《潜伏》和《黎明之前》的那群观众,他们是有鉴赏力的。
况且,姜韦觉得培养观众的鉴赏力,他有一定的责任。
陆远的想法则是,剧情偏“爽”的《潜伏》他演过,快节奏强冲突的《黎明之前》他也演过。
再让他重复,太没挑战。
不如平下心来,拍一部更贴近现实的谍战剧。
如果说《潜伏》让人看了跃跃欲试,觉得我上我也行,那么《悬崖》的目的就是让观众对那个年代感到畏惧。
闭眼休息间,车子缓缓停下。
他庄重的将身上黑西装稍作整理,才推开车门。
前脚落地,便见宁昊火急火燎的冲了过来,脸色不大好看。
陆远目视前方,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马奔腾的李总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