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真要是中了举人的话......(2/2)
周府。
门庭冷落,仆人正在洒扫。
范进照例无须通报,径直往前厅去,却被班房告知,周进正在花圃里。
无奈,只得转道去花圃。
“寿铭,你来了?”
此时,周进一身粗布短打,肩上搭着毛巾,额头上,发梢上沁了一层汗,正挥舞着花锄,侍弄着他那点花花草草。
“别进来了,我这点活儿也干得差不多了。”
周进见他撸起袖子卷起裤腿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忙从花圃里出来,引着他在边上亭子落座。
“今儿休沐,难得有时间来看看老师。”范进笑呵呵道。
倒也没真想干农活,即便他是干农活的好手,但这种进步的艺术,有过一次就够了,多了反而显得刻意。
“你还记得那株绿菊不?”
说着,周进指了指花圃里最夺目的绿菊,说道:“打你让人送来,我便精心照料着,前几日便开了。”
范进看得出来老师心情不错,遂附和了几句。
过了一会儿,才试探道:“听说,昨日徐尚书星夜登门拜访?”
周进嗤笑一声,浑不在意道:“他们算哪门子的拜访,分明就是威逼恐吓来了!”
“他们也不想想,老夫孑然一身,又岂会轻易入局?”
“三言两语,便把他们俱都打发走了。”
见老师不愿多说,范进也不好再追问,转而说起了清早府上之事。
“老师,您是国子监司业,不日即将走马上任国子监祭酒,您说,这教书育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闻言,周进罕见地沉默了一下。
良久,才缓缓开口,“贤契你今有此一问,倒也实属正常。”
“莫说是你,便是国子监内,对此也众说纷纭。”
“我曾与几位同僚有过数次争执,多是因为此事。”
范进耐心听着,也不言语,只恭敬地给恩师倒了杯茶。
周进接过茶,抿了一口,这才说道:“有人认为,栽培学生,是为了让他们出人头地。”
“早些年,老夫大抵也是类似的想法。”
“毕竟,父母好不容易把孩子送进学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若不能出人头地,说不得再栽培到最后,反倒栽培出一群叫花子来。”
“老师的意思是,学堂书院,乃至是国子监,是培养上等人的地方?”范进追问了一句。
周进笑了笑,有些意味不明地说道:“不得不说,贤契和我,真的很像。”
“当年在汶上县教书的时候,我曾固执地认为,学堂书院,理所应当便是培养上等人的地方。”
“毕竟,不培养上等人,难道还培养下等人不成?”
“常言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学子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送进我的书院里,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有出息,他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吗?”
“我这当先生的,自该当时时刻刻,为学生筹谋,博份好前程。”
“让那农家的孩子,不必再扛锄头,让市井家的孩子,不必再卖苦力,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走出去也有头有脸,斯斯文文的,当个人上人,这才不枉学子们寒窗苦读十数载,不负学子父母含辛茹苦!”
说了许久,周进忽而叹息道:“只是近年来,随着年岁增长,老夫的看法倒是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