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欢喜鸳鸯,决战大明帝国 > 第602章 百万雄兵

第602章 百万雄兵(2/2)

目录

那一间间高大的粮仓,门扉缓缓开启,堆积如山的粮食被一袋袋、一车车运出,连同各地新征收上来的粮食,全部被投入到了市场。

中华总商会也迅速响应,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粮食价格上。

商人们奔走于各地的集市、粮行、村庄,密切关注着粮食价格的波动,通过商会内部的通讯网络,巧妙的调控着各地的粮食供需关系。

朱媺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确保大明国内的粮食价格,能始终维持在一个低廉且稳定的水平。

常言道“粮贱伤农”,但自从朱媺娖将田赋,由银子征缴改为粮食征收后,往昔那种为换取银子缴税,而不得不低价售卖粮食的景象便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贫穷破败的明朝末年,百姓手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秋收后手中最充裕的资源也是粮食。

只要官府能够明智施政,不肆意乱折腾,百姓家中的粮仓便会渐渐充盈起来,日子也自然就有了盼头。

中华总商会在稳定粮价的同时,也有着更深层次的谋划。

他们暗中收购市场上充盈的粮食,一辆辆满载着粮食的马车,在夜色的掩护下,向着四川、襄阳、南京三地源源不断的驶去。

这些粮食,也承载着朱媺娖的雄心壮志。

因为在她看来,粮食便是大明国一切动乱的根源,所以只要手中有充足的粮食,便如同握住了胜利的权杖。

每担粮食就是一名英勇的士兵,那么一百万担粮食汇聚起来,便是一支百万雄师,足以在收复失地的作战中所向披靡、人心所向。

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岁月的齿轮依然无情的转动着。

马啸天与朱语嫣这两位三百年后的来客,他们的命运轨迹就如同两条逐渐靠拢的丝线,在时光的长河中缓缓前行,即将在崇祯十七年重合在一起。

这一切,就仿佛是命运之神精心编排的一场盛大仪式。

如今,让我们将目光再次投向河套地区,去跟随马超,一起见证这一时代的风云变幻。

天元四年八月二十日,也就是崇祯十六年八月二十日,秋收的繁忙景象刚刚落幕。

马超也终于等到了出征的时刻,传令所有人民军士兵,即刻返回营地集结。

向全国颁布了一道圣旨,宣布:

“所有年龄在十五至五十岁的男子,全部征调从军。

负责跟随在人民军的队伍之后,运送粮草物资,以及帮助占领区全面恢复生产,稳定民心,巩固政权。

为了激励百姓,马超在圣旨中承诺,凡是超出劳役时间者,一律按照人民军辅兵的标准发放粮饷,以保障他们的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沙瑞金、赵虎、马虎被留守河套,指挥一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团、一个火枪兵团、以及一个训练有素的民兵师,用以维持河套的治安,确保后方的稳定。

朝中所有文臣武将,将全部身披战甲,跟随人民军一同踏上南下的征程,去完成统一天下的伟大梦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