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枭雄的权谋第292章 喜讯(1/2)
作者:吾爷
“操他妈,惹到洪海侠这个栽贼,还真的不是我自己的意思。
他的情况我在南疆就了解,绝对不是一个能随便就拿捏得住的人。我怎么会主动去招惹他?
出现今天的局面,还真的是遇到景阳项目当时太缺钱,银行那边又已经贷不到款,社会融资也已经拉满了弓,再拉就会断弦。
正好,这栽贼自己财大气粗地凑上来,浩区长又说,再牛逼的主,都由他来降服,我不就接受了吗?”
玩成书对诓骗洪海侠的解释一直还是理直气壮的。
把个洪海侠气了个半死。
他回忆当时在听取了审计景阳项目账册的会计师们汇报后,已经很清楚地知道,玩成书从一开始介入这个项目,就是玩的杠杆效应。
关键是在这中间还玩了几次【空军对空军】。这让洪海侠很纳闷。
他不知道玩成书是真的没钱?还是已经习惯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向外掏已经落袋了的钱?
他更不明白的是,玩成书为什么会在酒店即将开业前这个敏感的时候,这么爽快就答应他搞【资产剥离审计】。
而且还毫无保留地把所有景阳项目,从拿项目到建设完成的内外两套账册,全部交给他的会计师调阅核对?
最让他摸不着头脑的是,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玩成书这个脑筋急转弯,到底是怎么完成的。
主要是他对景阳项目的【资产剥离审计】,早在决定投资合作时就一再地提出来过。玩成书当时总以各种理由推三阻四的没有同意。
为此,还惹得若干次替玩成书推挡解围讨债大军的洪海侠极度不高兴。
记得有次玩成书酒喝高兴了,他还主动向洪海侠解释说:“洪老弟,不是我不让你看景阳项目的开发账,我真的是为了你好。我们合作的只是经营酒店,又是单独成立的新公司,与项目之间的关系,无论是财务还是法务,都只是以一份《租赁合同》在发生关系,你完全没必要了解这个项目的详细情况。
老实跟你说,景阳项目并不是我个人的。是几个股东合伙的。他们不方便出面,股份全部由我代持,你了解得越多,对你越没得好处。”
洪海侠当时听了玩成书这样的酒后真言,也觉得有一定道理,也就没有再纠结。
事实上他要的也只是占领酒店这个滩头阵地抢得先机,为群聚陵江上流社会和各路精英,搭建一个高标准的平台。他根本就不想深入了解景阳项目,他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深究景阳项目的来龙去脉。既然玩成书这样说了,他也就放弃了。
只是到了后来,眼见玩成书推挡不了当初在建设工程中,欠下了太多的工费,已经严重影响到酒店装修的进程,他才不得已参与进去协助处理。
这才让他不得不了解到,玩成书之所以把一个貌似好端端的项目,搞成了债台高筑的状况。一是因为他采用极端手法拖了一大笔建设款,二是让太多的贪官污吏陷入其中,拿走了不少好处费。
这也是玩成书说:“你了解得越多,对你越没有好处的由来。”
问题是现在洪海侠投了5000万元,已经深陷其中,已经没办法抽身了。
虽然说洪海侠只是个商人,从来没想过要在充满火药味的环境中去做事。他之所以不得不置身于他最讨厌的场景中去奋战,是因为他已经被玩成书在向浩宇之流的庇护下套牢了。
当洪海侠沉下去以后他才发现,景阳项目同城市中其他烂尾工程一样,一开始都是最好的,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期望值都是最高的,也都是政府最关心的。
也正因为大家的期望值太高,中间加码就吃得太过凶狠。
然后几经倒腾,就出现了现在这样的恶果。
而在陵江,越是这样的工程,恰恰倒腾到最后,越容易烂尾。
事实上,不只是陵江,华夏都一样。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既得利益成了众人共识的情况下,一点都不奇怪。
当然,一个项目之所以会成为烂尾,会有很多因素促成。但最容易促成项目烂尾的因素,只有两个。
一个是开发商本身的问题:要么是差资金,要么是欠管理,最要命的是德不配位,那就会在差资金,欠管理的硬伤上雪上加霜。
其次就是政府主要管理部门对开发商的资格审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把关不严。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把关。
说白了,只要是通过关系或玩手段拿到的项目,多半都会潜藏着定时炸弹,经不起哪怕一丁点的变化。
除此以外,绝无第三个原因。
如果说这样干起来的项目,到最后居然还侥幸地干好了,那除了真的是红运当头,就只能是市场太好了。
但是,那种靠赌运气,撞彩干成项目的概率,实在是太小太小。
要想把这样的项目干好,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除了一个没完,又开一个,用下一个项目的融资,掩盖上一个项目的亏损。
就这样滚雪球,让债务越滚越大,牵入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多,铺的摊子也越来越大,运作的周期越来越长,也就反而不容易爆雷了。
如果是单一地搞一个项目,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变成烂尾。
最后要么是坑了国家和辖区政府,要么就是在政府的关照下,找到了一个接盘侠,让国家蒙受税收和各种费用的损失。
不过,这也算是当今华夏社会的一大特色。
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后来的继任者,见到城市中一幢幢的烂尾楼,一拖就是十年二十年的无法消化。
那完全是因为这些继任者一经到任,首先考虑的就是涉及【人为因素】?新官难理旧账,又或者【是否涉案】?入替者最好不清算前任的事。
再有就是,干好了是为前任擦屁股,干砸了,责任却是自己的。
最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上级不追,自己就不管,按现状传给下一任做就好。
当然,如运气爆棚,遇上市场行情好转,接盘侠也好找,亏空也容易填补。政策也翻红,那就会有人出手争着去搭理这样的项目了。
应该说,这就是烂尾项目的前世今生。
失误归失误,问题总要得到解决。在经历了若干次与陵江市高法的交涉后,洪海侠终于盼来了报喜的讯息,那天,惠丫头兴冲冲地打来电话说:“老洪啊,我家雪儿姐姐告诉我说,她听我家姐夫讲,就这几天会有好消息传来,据说上级已经批准了吴哥他们的行动计划。”
这段话就像一剂强心针,直接扎进洪海侠的胸口,洪海侠也像是一个得以起死回生的重症病人,终于有了康复的时间表。
他当时的心情,真有如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李勇奇听了杨子荣的唱段后,直接喊出的那一嗓:“早也盼,晚也盼,望穿双眼。”
在人的一生中,虽然有很多的关口是非常难熬的,但没有任何一个关口,能抵得过关系到自己生死存亡的等待那么难熬。
只是,最该报过来这个喜讯的阳律师还没来电话。洪海侠的思绪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天空中向着正在朝他传送过来的电波迎了上去。
这思绪一忽儿展翅高飞,直冲云霄,貌似要九天揽月,一会儿又全速俯冲,如箭一般地射向陵江,仿佛要找回密钥。
从医院回来后,洪海侠经过又一次闭关加持,整个情绪都处于绝对的亢奋中,本就像是卯足了劲在等待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