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枭雄的权谋第290章 义举(1/2)
作者:吾爷
陵江市区的地形原本就是个山城,属双江交汇处的一个陡峭的半岛。虽然说经过几百年的开发,此地已经建成了数以十万计的房子,但除了房子是依山而建以外,道路也是坡坡坎坎很多的崎岖难行。
再加上人口密度很大,受地理位置所限,堆积在中区的房子那可谓是栉比鳞阰,一幢倚着一幢。基本上可以说是见缝插针。压根连巴掌大的空地都没有。
人们能见到的除了建筑还是建筑,至于绿色植物,除了中区仅有的三大公园内,算是能有一点以外,那就只有道路两边的导向树了。
夹杂在建筑与建筑之间,除了狭窄的道路,梯坎,石阶,一人巷,很少有见着挂绿的树荫。
至于在其他城市或者是南区那样成片的植被,那就更加是稀缺资源。
要想在陵江中区的地盘上,像在其他如南区,沙区,九区和北区一样,能见到大片大片的植被,那简直是一种奢望。
也就是说,在陵江中区除山坡陡坎处,有一种叫着夹竹桃的有毒小灌木覆盖,其它就连树木都很稀少。
不知是不是老天也来凑热闹,1998年的秋天来得真早,才公历九月,沿着城市道路两边仅有的两排树木,由于极不耐寒,这个时候就已经掉了个七零八落,在西北风的肆虐中,已有好些树龄的枝干,已光秃秃的竖在道路两边,树干的下半截也许是为了起到防护作用吧,还特别刷上了一段白石灰。优质一点的树种,绿化工人还很费工夫地用草绳缠绕了树干。
立在路边产生的视觉效果,真的是显得特别的苍凉。
从景阳酒店总经理位置上负气出走以后,洪海侠一方面在各种场合声讨玩成书的背信弃义,其实根本就得不到响应;一方面又大张旗鼓地寻找【搞完了拆迁安置】的现成项目。
他想的是如若有了新项目就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和新身份,也有了与有关部门打交道新理由,同时就可以证明,自己返乡投资的决心和实力。
洪海侠吸取了前面的教训,知道与陵江当地人合作,遇到该怎么操作的具体问题时,沿海意识与内地意识暂时还难以达成一致。就多付一些钱,也全资拿下【宪兵坝项目】。
虽然说这个项目拿下时主体工程还没开建,只是一个大坑。但因为是早已在南疆就经历过磨合的兄弟们齐心协力,大家配合默契地没日没夜奋战,仅仅花了一年时间,主体工程的裙楼部分就已经完工,现已经主体结构验收后,进入了设备安装和装修。
同时,先就开始修整的绿化环境工程去年就引进的一些耐寒树种,经过有经验的园林工艺师精心护理,这时候已经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挺拔在满到处都见着秃枝裂杆的中区环境中,真显得特别的扎眼。
特别是为了提高宪兵坝项目的品质效应,洪海侠还接受了从台湾请来那策划大师的建议,在减少建筑容积率,增加园林覆盖率的反向操作下,在项目主楼前面的广场部分,增加了植被隔离带,从国外引进了耐寒耐旱的四季草皮。
这个时候正值发芽生长新草的时候。一眼望去,一遍嫩绿。
这种反季效果,在打开围墙之后,即刻在没见过秋冬新绿的陵江市民传颂中,引起了轰动效应。
这在中区的城建历史上,真的是堪称前所未有。
巧的是1998年9月,长江遭遇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袭击。
陵江作为长江中长游主要经流段的唯一大城市,城镇部分江岸线相比其他省份最长,沿江两岸灾情严重。
整个城市的经济情况,受灾情拖累,极度不好。年轻的直辖市面临极大的考验。
陵江政府财政虽然已经紧急拨出巨资,给予了受灾城镇和企业赈灾救济。但因僧多粥少,受灾面积过大,无论是受灾的城镇,还是受灾的企业,哪里能等得到国家出手救急,更多的还是得依靠自己组织人力物力,尽全力拯救自己。
俗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千盼万盼得到政府落到实处的那点赈灾钱,充其量仅够老百姓不至于饿肚皮,哪里又做得到让企业复工复产?城镇恢复生机?
要想真正地让企业恢复生产,让城镇恢复生机。还得靠当地政府动员投资者们自己想办法。
洪水一来,颜家俊就紧急向洪海侠报告说:“洪董,恐怕得赶紧想办法安抚工人。
现在工地停工事小,闹工资事大,万老板真的是一点办法没有了。
下面的小包工头就更没办法。
现在工人们思家心切,谁都没心思干活,都想提前结账。
我这里的临时备用金就那么多,哪里堵得上这么大的洞?
眼看工地上工人已经在聚集,准备要闹事了。
我同柏排商量了,根本就没得更好的办法,只得向你汇报。”
洪海侠知道,这并非是宪兵坝工地才有的问题,而是整个陵江都面临的大问题。
他赶紧去宪兵坝工地召集兄弟开了个紧急会议。
他也不用征求谁的意见,因为他明白,这时候谁的主意都没有用,只有钱好使。钱才能解决问题。
有钱,啥问题都好说,没钱,说啥都没有用。
他直截了当的对兄弟们说:“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出现民工闹事,出了问题别指望有谁会放我们一马。凭我们曾经给陵江面子上抹黑的表现,他们不来找麻烦,我们就应该烧高香了。
而且,这个时候最容易枪打出头鸟,谁出问题,谁就有可能被树典型,重点追究。
国有企业还可以找政府,民营企业就得靠我们投资人。
莫听那些唱高调为政府减轻负担,我们得把自己工地上的事情处理好。
如若我们处理不好,这些来自陵东库区的民工,个个都因牵挂自己家里受灾,也根本已无心待在工地上继续干活。我们得赶紧拨出资金来打发他们回家。这也是此刻我们应该做到的义举!”
眼见曾经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建筑工地,如中区的其他楼盘一样,一夜之间就熄火,所有的机器此刻都已停止了转动。
柏跃华听说又要大出血,心里很难受,忍不住发牢骚说:“我们只是负责投资盖楼。又不是没签合同?民工工资是该包工头解决的问题。
再扯大点,那也是天灾又不是人祸。对我们来说应该敦促承建商想办法调资金解决。
现在我们去出这个面,会不会就赖在我们身上?就是陵江人说的巴到烫了呢?”
颜家俊因为管着工地,自然首当其冲,他晓得洪海侠这个时候一定会义伸援手。也就赶紧抢过话头说:“柏排说得很对,这问题我也想过。按道理的确该包工头解决。再怎么说也应该是万金油出面解决。
但是,民工们在工地上干活也的确辛苦。现在牵挂家里,都想带钱回家去看看。纷纷向工头们讨要工资。包工头担心工人领完了工资后,回去就再不回来,他们不能按时完工,我们肯定就不结账。他们就想以扣发工部分工资的形式,留住这些熟练工。让他们回去看看就赶紧回来。
本来嘛,包工头们这样的操作,放在平时,应属正常。
但在受了灾的当下,民工们想的是赶紧带现钱回老家救急。包工头为了能保证按工期完工,又抵死不愿意全部结清。民工拿不到全部工钱抵死不愿,双方一下子搞得剑拔弩张,大有干柴烈火之势。”
颜家俊说的情况大家都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