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对阵朱国相(上)(2/2)
别看刚才大伙们在帅帐里面喊喊口号要把这群官兵给弄死完,但是他们心里很清楚那只不过是口号而已,真上了战场那还得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部署来。
这铁营是有资格去藐视对面的官兵的,但不代表贺一龙他们几个有资格去藐视。
虽说他们的手上有一支能够拿的出手的部队,但是对面的官军将领同样也有一支能够打硬仗的家丁,所以两人对比还是比较慎重的。
于是这贺一龙便对慧登相说道:“老慧,瞧这样子王大哥应该是让咱们做一个试探性的进攻,我看咱们比划两下就行了,您看怎么样?!”
慧登相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我看也是,硬仗还得王大哥去打,咱们就只是个帮闲的,没必要去玩命。”
紧接着两人便开始商量起进攻官军阵地的计划。
然后在这农民军左军的队伍后面便响起了一阵阵的锣鼓声,只见那贺一龙、与慧登相部各派出一个大概四五百人左右的队伍组成两个方阵朝着官军阵地进攻。
这些被他们两派出去的队伍前面一排推着几面盾车,后面一排则是一群农民军弟兄搬着拒马在往前走,再往后那就是刀牌手、长枪手组成的方阵。
这在贺一龙和慧登相对面的官军队伍是凤阳留守中卫指挥使陈永龄,他所率领的卫军大概有三千多人。
这些卫军中只有不到一千人是长期在岗的卫所兵其余两千都是临时征召的,可即使是长期在岗的卫所兵那战斗力也不行,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没有怎么训练过,他们长期的工作就是在各个衙门、关口、仓库以及城中站岗巡逻,最多就是组织纪律要比临时征召的军户强一些。
不过这陈永龄的手下有四百多名训练有素的家丁,他手下领队的卫所军官各自都有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亲兵家丁。
所以真要论起综合实力来,这陈永龄所率领的军队人数别看没有农民军多,但是这整体战斗力是强于农民军的,可他们的有效作战力量太过于分散。
...
此时在这官军的阵型后面,那留守中卫指挥使陈永龄正骑在马上拿着一部望远镜观察着前面的动静,当听到贼寇阵后的锣鼓号声响起之后,他在望远镜里就看到那贼寇分为两队向他军阵的左右两角袭来。
陈永龄放下望远镜后嘴角冷笑一声道:“这群贼寇真是不自量力,咱们还没开始动手呢,这帮丑类就急不可耐的跑过来送死!”
紧接着陈永龄便对身边的家丁命令道:“给火铳手传令,把这群贼寇给我打回去!”
“是!”
待这陈永龄一声令下后,那官军阵后响起了一阵锣鼓号声,然后只见那站在队伍最前排的一群穿着棉甲的火铳手开始动了起来。
他们分成两队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扛着火铳往左右两边前去迎敌,这些官兵使用的火铳与北方边军使用的火铳有一些不一样。
他们所使用的火铳名为“抬枪”,这抬枪粗大无比一个人都无法操作,需要两个人来配合,一个人拿着支架在前面扛着枪口,另一个人在后面瞄准射击。
这还只是射击组的两个人,后面还有装弹组的三个人,分别负责装铅弹、火药以及用通条捣鼓枪管将弹药塞紧。
这抬枪的长度大概有三米也就是一丈左右,口径大概在在二十到三十毫米左右,装药量为一两五钱至二两,铅弹重量约在一两至一两五钱左右。
与一般的火铳只打一颗铅弹不同,这抬枪除了能够发射实弹之外还可以打铁砂组成的霰弹,实弹最大射程超过两百步,有效射程能达到五十步以上,五十步之内一枪下去扎甲都能干穿。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装弹太慢,哪怕是训练有素的抬枪手装一发弹药也需要两分钟左右,还有就是这抬枪如果炸膛的话破片的杀伤范围也是很大的。
那一般火铳炸膛最多也就是火铳手被炸伤炸死的几率虽然有但是不多,但这抬枪一旦炸膛的话火铳手必死,附近负责装弹药和扛枪的辅助人员也要跟着一块受伤。
...
这两组抬枪手大概有两三百号人总共是五六十杆抬枪,当贺一龙和慧登相的部队推进到距离这些抬枪手还有一百步左右距离时,只听见一声声的铳响声响起。
砰砰砰!——
紧接着就是一阵烟雾在这片战场中间升腾起来,然后只见那农民军的盾车停止前进。官军的抬枪手一阵枪击过后直接就干穿了义军的盾车,然后那枪子打在了推盾车的义军弟兄们的身上,就连后排扛拒马的义军弟兄有的也被波及到。
也幸亏贺一龙和慧登相的部众已经不是几年前的那帮散兵游勇,当那些推盾车的弟兄被打倒倒地之后,后排的义军弟兄赶紧上前接着推盾车,所以过了一会这盾车又开始推着往前走。